日前,一位村民向笔者反映,他因农机“停摆”,到镇农机服务站寻求技术支援时,却吃了个“闭门羹”:负责农机维修的技师已经退休,一时无法承担检修工作。
无独有偶,一位特意从外地赶回老家办证的朋友,却因为当地正在换届,领导“未到位”,无法顺利签字办理。
如此服务“断档”的现象,在当前农村中不胜枚举。一边是随着农民科技致富意识的增强,对科技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但“田秀才”队伍却弱化了,难当大任;一边是地方换届,领导岗位出现暂时空缺,导致一些职能服务部门无人理事、无人办事,群众的需求无法得到落实。
如何解决这些服务中的“断档”问题?笔者认为,关键还是要从转变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作风着手,增强宗旨意思,以服务群众就是服务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谋划服务工作,优化服务环境。
就农机维修服务“断档”的现象来说,问题就出在“最后一公里”的“短腿”上。试想,如果有关部门能够提前培训技师,让工作“无缝衔接”,就能有效避免“人退技术退”的服务“掉线”、“落空”现象。
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只要相关职能部门在制定出台相关服务政策举措时,都能设身处地地从群众的需求和感受出发,提前谋划,周密部署,服务群众就永远不会“断档”、“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