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湘鄂赣三省交界处的崇阳,是湖北省首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县、武汉“1+8”城市圈国家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及湖北省“五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县。2011年该县学校布局调整、教师队伍建设、乡镇小学“1+X”联校一体化、学前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职业学校校企合作模式等五大项目被列入湖北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
近几年来,该县抢抓系列政策机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大胆先行先试,克难奋进,不断突破教育体制机制束缚,取得一系列改革成效。崇阳县先后被评为“湖北省学前教育示范县”、“湖北省县域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先进县”,县职校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14年该县高考取得全市第三的好成绩,崇阳一中荣获全市“最佳进步奖学校”称号等。
2015年11月4日,国家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合发文(教职成厅涵〔2015〕48号),正式确定崇阳职校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2015年全县高考成绩再创历史新高。
创新办学模式
助推教育均衡发展
创新乡镇小学“1+X”联校一体化办学模式。以前,全县大部分农村教学点、村小的音乐、美术、体育、英语、语文低段等专业教师非常缺乏,课程开设不全。为化解这一农村教育难题,该县教育局从2009年开始积极探索联校联教之路。2014年进一步加大思想解放的力度,印发相关配套文件,全县乡镇农村全部建立以中心完小或优质小学校长为法人代表的,与邻近地域若干学校(或教学点)联合办学的,集人、财、物、教学、评价、管理于一体的联校共同体。联校之间优质师资、教育装备等统一共建共享,教师完全无障碍流通,以此弥补农村薄弱小学、教学点专业教师的不足,放大优质资源的使用效率。目前这种办学管理模式已覆盖全县所有农村小学,有力保障了农村薄弱校点开齐音、体、美等专业课程,均衡了优质师资,方便农村孩子就近入学,促进了乡镇区域教育均衡。
创新联校网教新模式。十二五期间,全县共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与国家、省、市教育资源平台的对接,实现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做到了网络覆盖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学习空间人人通。2014该县被确定为全省20个教育信息化试点县之一。2015年9月,又被省教育厅确定为8个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示范县之一。该县继续投资681万元,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教学点全部接入宽带网(10M光纤)。为肖岭洞口小学、沙坪堰市初小、石城镇杨林小学、金塘寒泉初小等29所农村僻远校点新增“班班通”工程设备共83套,新配教学用计算机共235台等。针对全县农村学校点多面广,音乐、美术等专业教师紧缺的实际,该县创新思路,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的手段,创新联校网教新模式。主要是在县实验小学建设5间主讲教室,在铜钟独石、白霓油市、石城杨林、沙坪东关、路口团山等20个农村僻远教学点建立听课教室。由全县最优秀的音乐、美术教师在主播教室授课,将优质课堂通过一对三或一对四传递到5个乡镇20所师资薄弱的小学及教学点。通过联校网教平台,主讲教师和远端联校听课教室的学生之间进行实时互动教学。这样既让农村的学生享受了优质教育资源,又节省了师资力量;不仅开齐开足了课程,而且还能开好课程。2015年5月下旬在青岛举行的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期间,崇阳县联校网教视频成功展示。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亲自点名观摩了该县实验小学教师廖艳芬一节二年级音乐课和四小教师胡丽一节六年级英语课,并充分肯定了该县联校网教的创新之举。6月10日,《湖北政务信息》专门报道崇阳联校网教的典型做法经验。
创新城乡集团化办学管理模式。为进一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该县教育局印发相关文件,将农村薄弱学校设为城区优质学校的分校,按照总校统筹、分校管理的模式,统一安排任课教师和课程,统一定位学校文化特色,统一教研教改等,教师校际身份完全打破。目前,全县共有八所学校挂上分校“牌子”,如大集中学设立了金塘分校、天城中学设立了高枧分校等。城区优质学校为乡村薄弱学校带去了资金、设备、师资及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有效地缩小了城乡办学差距,推动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4年5月29日,该县这一管理模式被《湖北日报》予以专版介绍。
创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崇阳职校从2006年开始起步,经过七年多的持续改革与发展,一步一个脚印,发展势头强劲,连续几年招生数以60%的速度递增。学校创新“校企联办”的办学模式,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建立健全了企业领导参与的“校企工作委员会”及校企议事制度和规则,实行委员会年会制,并建立了校企合作信息平台,动态掌握双方相关信息及学生学习、实习、就业情况等。目前,已建成了机械加工技术、客户信息服务、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三个省级重点专业,与深圳中兴通讯公司、富士康鸿准机械事业部、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公司、北京华唐科技公司等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建立了“专业共建,资源共享”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校先后被评为“珠三角人才供应基地”、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湖北省示范中职学校”等,2011年被评为国家级示范中职学校建设单位,2014年3月,该校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8月,崇阳职校国家示范校项目建设顺利通过了省级评估验收。2015年11月,崇阳职校被教育部等三部委评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截止目前,县职校累计为社会输送了9500名中等专业人才,累计劳务收入3.3 亿元。
发展学前教育
率先成为全省示范
该县把学前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出台了《崇阳县学前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崇阳县学前教育布局规划(2010-2020)》,坚持以公益性和普惠性为导向,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资”为方针,积极开展办园体制创新。一是创办公办示范园。通过立项新建和利用整合后的闲置校舍在每个乡镇办好了1—3所公办独立示范幼儿园,示范引领村小附属幼儿园和民办园。按照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凡在乡村新建公办园,乡镇政府必须负责征地和环境协调,保障幼儿园建设需要。如路口镇政府投资100万余元为中心幼儿园征地10 亩,拆迁门店 2个;肖岭乡政府为中心幼儿园征地 20亩。同时县政府下发文件,刚性规定全县各乡、村所有闲置资产必须由教育部门统一管理,优先用于发展教育。二是开办“小园”结合园。该县在校园资源丰富、学生过少的小学附设幼儿园(班)22所,实现了小学和幼儿园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解决了乡村幼儿“入园难”的问题。三是引进民办公助园。政府划拨土地、给予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创办了教育城幼儿园;把国有资产租赁给社会力量创办了红缨实验幼儿园。四是建设公建民营园。将闲置校舍租赁给社会力量创办了金塘镇的大源未来星等民办幼儿园。五是鼓励民建民办园。县政府制订了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奖补暂行办法,通过以奖代补等方法来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举办普惠性、标准化的优质幼儿园。今年,已安排民办幼儿园奖补资金58万元。通过创新模式,健全机制,凝聚了学前教育发展的“大合力”。六是实行分类管理和办园水平评估机制。教育局不断完善幼儿园级别评估体系,定期对各类幼儿园的办园水平进行评估,根据办园水平,实行升降级制度。2014年,该县被湖北省人民政府评为“湖北省学前教育示范县”。
完善教师队伍
打造南鄂一流师资
建立教师“退一补一”机制。2015年继续新招聘新机制教师87名,其中教学点66名,音体美专业教师27名,进一步优化了农村教师年龄、专业结构。自2005年至今,全县新招教师891人(含音、体、美教师168人),其中800余人补充到农村学校,全县教师平均年龄由2009年的46岁下降到现在的40岁, 有效解决了农村小学教师学科结构和年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 2014年,崇阳县被列为湖北省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轮岗交流十二个试点县之一,该县教育局专门印发《关于做好2014年义务教育学校城乡教师交流工作的通知》(崇教人[2014]16号),以结对性、指导性、区域性、集团化办学等方式积极推动城乡教师交流,全县共交流教师392人(其中城乡结对交流290人),交流教师比例达到全县教师总人数的10%以上。2015年6月对上年度参加城乡交流的304名教师进行了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发文通报(崇教人[2015]9号)。2015年8月教育局重新部署2015-2016学年度教师交流工作,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共安排276名专任教师参加交流(崇教人[2015]13号),其中交流校长13人。
建立教师开放式立体化培训机制。该县先后与北师大、华中师大、湖北科技学院、汉阳区教育局等国内知名高等院校和发达地区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还与英美等国外名校缔结了合作伙伴关系,建立了教师培训和专家型校长、名师、骨干教师培养基地。先后聘请魏书生、杨克、雷万鹏、桂贤娣等知名教育专家来崇阳讲学。仅2015年全县通过国培计划“卓越工程”、“转岗置换培训”、信息技术提升工程短期集中培训、“2015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提升工程的远程培训”等载体共培训教师3752人次。
建立教师激励关爱机制。从2012年起,该县以县委县政府的名义,在全社会广泛开展评选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活动,当选的“三名”每月发放200元津贴,连续三届当选终身享受。至2014年已评选“三名”两届。该县加大教师表彰奖励力度。2013年对获得全县学生“最喜爱的老师”一等奖的每人奖励一台笔记本电脑,二等奖每人发2000元,三等奖每人发1000元。2014年教师节199名获奖教师每人发奖1000元。另外,在教师绩效工资发放方面尽量向教师倾斜。2014年教师绩效工资提高后,县长办公会明确规定,在制定新标准时,全县中小学校长津贴、农村教师津贴不占用绩效工资总量,由财政单独列支,使教师绩效工资较大幅度提高。
实施素质教育
全面开花结硕果
创新教育质量考核评价机制。制定了《崇阳县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工程实施方案》,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式实现“两个转变”,即由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单一评价向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评价转变;由按调考、抽考、统考成绩排位评价向对学校办学水平进行综合评估转变。同时,制定《崇阳县义务教育城区与农村学校学科结对互助提高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城区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
创新音体美教学考核机制。全面开齐开足了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认真落实中小学每天一小时校园阳光体育运动和“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活动,定期举办全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篮球、乒乓球运动会等,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文艺素养都得到了增强。特别是该县每学期对音、体、美、微机等课程统一进行了质量监测,其结果作为教师职称晋升、评先表模的重要依据。
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转变教师观念,彻底摒弃“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阳光舞台。港口中学的“135”高效课堂、天城中学的“三步三主”教学法、城关中学的学导模式、崇阳一中的课改实验班、龙阳高中体育、艺术的特长生培训班,都在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近三年来,该县先后有数百名学生在省市绘画、体育、英语等竞赛中获奖,先后有王鹏翔、甘鑫、舒军、刘惠阳等学生被武汉空军飞行少年军校录取,县城关中学成为空军武汉飞行少年军校生源基地。2013年7月,崇阳二小六(1)班学生李杨,代表咸宁市参加湖北省第十三届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荣获小学生组演讲比赛全省二等奖。2014年高考,该县取得优异成绩,一本上线达到247人(不含体育、艺术类考生),比2013年净增60人,位列全市第三名。2015年高考,该县又取得了重大突破。全县一本上线人数290人,较之上年增加43人。特别是县一中高考创历史新高,一本上线人数268人,较之上年增加48人,成绩居全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