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8日 星期
把好价值取向 争当两为干部

■杨良锋

核心观点:价值取向决定为政行为。一个领导干部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为政观。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一定要正确认识“当干部为什么,现在干什么,将来身后留什么”三个问题,正确认识个人与组织、责任与奉献、价值与利益的关系,正确把握“三态”,牢固树立“三观”,切实接好“三气”,把领导岗位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理想的机遇和平台,做事业有为、清廉为官的“两为”干部。

  一、正确把握“三态”,消除错误思潮

  一是“为官不易”成为常态。当前,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随着各项监督制度的完善,随着反腐倡廉力度的加大,一些干部发出“为官不易”的感慨。为官本来就不易。岗位意味着责任,权力意味着奉献。一名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就一定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一定要把权力当成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责任,要看到群众期盼的眼神、热切的期望,不能当太平官、糊涂官。如果为官容易,就是一种不正常的政治生态,就是贪污受贿、权钱交易、买官卖官等歪风邪气盛行的政治环境,这种官员就是贪官、昏官和糊涂官。随着十八届四中全会从严治党、依法治国政令的贯彻执行,为官不易将成为我党我国的一种政治常态。

  二是“为官不为”成为病态。当前,一些人信奉官场“明哲保身”的原则,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甘当“太平官”,“多做事多出错,不做事不出错”,对工作没有热情,得过且过;一些人不学知识不懂业务,怕做错事承担责任,工作瞻前顾后、畏手畏脚,不敢放手去干;一些人原来工作中习惯吃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随着中央“八项规定”、“反四风”等一系列制度的出台,“油水”没了,工作没有了热情,寻找各种借口,不认真履责、不作为、慢作为。“为官不为”,就是不尽责、不负责,是消极怠工,占着位子不干事,领“薪”不用“心”,严重背离了“为官”的初衷,是一种病态现象。

  三是“为官发财”成为变态。当官和发财,是走的两条道,即当官就别想着发财,要发财就不能当官。当前,有的人认为“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错误认为当官就是光宗耀祖、升官发财、享受特权。这种人一旦走上领导岗位,就想着歪歪心思如何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把权力当成筹码,实现手中权力利益最大化。这种人的思维,是一种变态的思维,必然滑向犯罪的深渊,走向人民的对敌面。

  二、牢固树立“三观”,坚定人生价值

  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要把树立正确的事业观、权力观、政绩观、幸福观作为培育正确价值观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准确把握好价值准则,扎实走好人生每一步。

  一是要树立正确的事业观。要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作为价值追求,坚持以“三严三实”为修身和行为准则,以“为官不易”警醒自己,以“为官有为”激励自己,用心想事、真心谋事、尽心干事,不怕事、不误事、不出事,做到为官一日就要“在其位、谋其政”,真正履行“为官不易”的责任,践行“为官有为”的担当,在推动科学发展中奋勇争先,在为民谋利中真抓实干,以“为官有为”的实际行动和成效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二是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时刻警醒自己,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不是自己谋取私利的工具。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谋福为民,用得不好,就会害人害己。要慎用手中的权力,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绝不能把权力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葬送自己的前程。

  三是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共产党员的朴素的“幸福观”,就是心系群众,将人民群众的幸福当做作自己的幸福。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坚定为人民做事最幸福的信念,把无私奉献当作自己最大的幸福,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创新为人民服务的方式,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使人民群众在经济上劳有所得、在政治上当家做主、在生活上有归属感、在精神上有愉悦感,不断提升幸福指数,尽量为人民群众谋求更大的幸福。

  三、切实接好“三气”,争做优秀干部

  党员干部需要坚持内外兼修,切实接好“三气”,努力争做党性最强、作风最硬、人品最正、工作最实的党员干部,不断成长为党的事业的中坚力量。

  一是转变工作作风,接好地气。党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人民立场,最根本的政治观点是群众观点。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坚持群众路线,从根本上解决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心中要时刻装着人民,培育感恩群众之心。要以“公仆”身份置身群众之中,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时刻关注人民呼声,关心人民疾苦,对人民群众有感情,看到群众困难会动情,从事群众工作有激情。要怀着感恩的心,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二是加强自身修养,奠好底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身心地投入到干事创业中去,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以“四风”整改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要保持积极的态度,奋发有为,战胜困难,成就一番事业。要永葆创新的激情,勤于学习,善于创造,勇于攻坚,不断争创佳绩。要发扬团结的优良作风,真诚待人,相互帮助,建立良好的政治生态。要保持健康的心态,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名利,正确对待他人,树立良好形象。

  三是坚持严于律己,树立正气。作为党员干部,要敬重历史,敬畏人民,敬畏法纪,从自己做起,从每时做起,坚决贯彻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经常反思自己的言行,检查自己的作风,严格要求自己,用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激励自己,用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对照自己,培养浩然正气,抵制不正之风,自觉接受监督,把自己置身于组织和同志的帮助之下,始终保持清廉为官的本色。

  (作者系中共崇阳县委书记)

2015年1月8日 星期

第08版:智慧咸宁 上一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