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小龙虾试养成功,发展小龙虾养殖正掀起热潮,将解决全县5万多亩冷侵田冬闲撂荒问题,还为农民增收找到一条新出路,值得推广。
通山发展小龙虾是因地制宜,顺应民愿。先是在南林桥镇石垅村试养成功,再是去了潜江取经,而且还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帮扶措施。但通山是一个山区,要发展好小龙虾产业,还须在技术力量、发展模式、市场前景等方面切实筑牢根基,进一步小心求证大胆探索。
以潜江为例。潜江是“中国小龙虾之乡”和“中国小龙虾加工出口第一市”,其成功的原因一是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潜江位于江汉平原腹地,境内沟渠纵横交错,池塘湖泊星罗棋布,为小龙虾的生长、繁育提供了极为优越的生态环境。
二是有切实可行的系列“配套工程”保障。政府的扶持,群众的智慧,潜江的龙虾养殖已由“虾稻连作”向生态标准化模式转变 ,并逐步发展了“油-虾-鱼、虾-蟹-鳜、虾-鳖-稻、虾藕共生、小龙虾湖泊养殖、池塘专养”等多种模式。加工实现了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 ,技术研发由自发型向创新型转变 ,品牌由“潜江制造”向“潜江创造”转变 ,销售由内销型向外向型转变 。而且潜江已连续举办了五届龙虾节,营造了大气场,文戏武戏都做得很足。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潜江发展小龙虾的经验,就是通山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