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0日 星期
走在乡间的医道上
通讯员 熊铁山

  初见冯赟,中等身材,有点偏瘦,戴着一副眼镜,斯斯文文。提到他,村里人无一不竖起大拇指。

  冯赟,今年45岁,1993年,他毅然放弃城市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回到自己的家乡潘家湾镇苍梧岭村做了一名乡村医生,这一干就是20年。

  二十年来,冯赟行走在乡间的医道上,他良好的医德、温和的态度、精妙的医术,赢得了乡亲们的尊重。

  1995年隆冬一个深夜,外面刮着风,下着大雪,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他从睡梦中惊醒,他一骨碌爬起来打开门,是邻村一位姓周的家属要求他出诊。他二话没说背起药箱就走,一路跋涉几里路来到患者家里,来不及休息片刻,立刻量血压,检查身体。患者患的是重度高血压,神志昏迷,病情危重。经过他的紧急处理,数小时后,病情逐渐缓解,使患者脱离了险境。之后他曾多次上门为病人诊疗,直至康复。

  1998年的一个深夜,一位胡姓五保老人突发急病,冯赟得知后沿着黑暗的乡村小道,顶着寒风细雨,背着出诊箱,来到了一公里以外的的患者家。经检查诊断为急性肠梗阻,患者需立即转院手术治疗,但患者流着眼泪对冯赟说:“家里非常贫困,只剩50多元钱,深夜到哪里去借,求你开个药方,行就行,不行就一死了之。”此时的冯赟一边耐心给他讲解病情,说明病理,一边从自己身上掏出了500元钱塞给他。为了患者路途的生命安全,他又亲自送他到了一所县直医疗机构,联系了医生,进了手术室才放下心。

  像这样的事情太多太多。冯赟从不计较个人得失,遇到患者经济困难时,他减免其费用。当患者需要到上级医院诊治而一时又缺经费时,他主动借钱给患者,让他们及时治疗,以免耽误病情。为了工作,他很少顾及家人,但为村民治病,他却经常亲自护送患者到上级医院,并为他们联系相关的科室与医务人员。

  多年来,他共为贫困户、孤寡老人和残疾人减免医疗费用八万余元,但是他自己的衣服穿了十多年没有更新过,自行车修了又修。

  冯赟为了村民有更好的就医环境,为了方便乡亲看病,按照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要求,先后三次扩大村卫生室,后将村卫生室搬迁到苍梧岭村公路边。他为节省经费,亲自上工地劳动,一砖一瓦,洒下辛勤的汗水。卫生室建起来后,他却背上了数万元的债款。

  “病人的笑脸就是对自己辛勤付出最大的回报,这条乡间医道我会一直走下去。”冯赟说。

2013年12月20日 星期

第03版:香城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