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0日 星期
乡情的呼唤
——湖北齐能精密有限公司董事长万能武返乡创业记
通讯员 江星 黄倩

  从一家名不见经传小厂变成一个上百人就业的企业,从只有深圳几家客户发展到产品畅销浙江、香港、台湾等地市场。至目前,公司年销售刀具1100万支,年产值1800万元。

  创造这一奇迹的是位于通城县麦市镇七里村的齐能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一家位居通城偏僻山村的小厂是怎样立足国内、走向国际市场的。

  昨日,笔者走进齐能公司,公司董事长、返乡创业优秀企业家万能武,向我们讲述了他的返乡创业史。

  勇闯深圳

  万能武出生于麦市镇七里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家庭贫困的他从小就认识到只有读书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在校期间刻苦学习、品学兼优。大学毕业后,他本来可以在县城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热爱挑战的他放弃了这个机会,决定到沿海闯一闯,他只身跑到深圳进入一家台资企业,从事销售工作。

  他做事认真,为人诚恳,结识了不少国内从事印刷电路板专用金属切削刀具加工的企业家,学到不少相关的技术和销售经验,他的努力和成绩得到了企业老总的赏识,进入企业的第六年,晋升为企业的总经理助理。

  为了提高管理水平,他利用休息时间翻阅了大量的管理书籍,使自己从技术型人才向管理型人才发展。

  2001年,一位老乡找到他,请求他帮忙进入集团打工,公司拒绝了,理由是老乡只是高中毕业,不符合学历要求。看着老乡离去的背影,一个念头闪了出来,自己能不能创办企业,让更多的通城老乡来深圳发展,到自己的公司打工。

  2002年,他辞去集团的工作,投资50万元在深圳创办了齐能电子有限公司,生产微型钻头和铣刀。

  创业初期,他既是老板,又是业务经理,还当车间主任,更是技术工人。

  由于他原来积累了先进生产技术,加之产品成本低、质量好,产品一上市就受到了深圳几家厂家的亲睐,当年就收回了投资成本,赚得了创业的第一桶金。

  到2005年,公司已有12名员工,8台机器,年产微型钻头和铣刀150万支,年销售额达260万元,由一个小型作坊发展成为一个小型企业。

  返乡创业

  2006年,为了响应通城县委县政府回归创业的号召,他投资300万元创办了湖北麦市五金工具加工厂,开始了回乡创业的历程。

  “万能武是一个有魄力、有技术、又懂管理的老板”,他在集团工作时的同事李晶玲夫妇得知他要回乡,怀着对万能武的钦佩、加上一份创业的热情,放弃了原本优厚的待遇,跟随万能武回乡创业。

  李晶玲夫妇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PCB铣刀和微钻的研发工作,是这方面的专家,有了他们的加入,万能武的信心更足了。

  刚开始创业时,规模小、资金少,不能建立工厂生产自己的产品,他就把老家后院的两间瓦房重新装修,当作生产车间。

  他从当地招聘了几名高中毕业生,白天工作,晚上培训,一套班子就这样建立起来了。加工厂仅仅创办两年,年产微型钻头和铣刀就达到了200万支,年销售额350万元,创造了企业的发展奇迹。

  2009年,他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再次投资3000万元,在麦市镇七里村购置10亩土地,新建厂房,购置机器设备,将企业更名为湖北齐能精密工业有限公司,主要生产PCB切削工具。

  2010年万能武好不容易与华为公司有了合作的意向,在双方正准备签字的时候,华为公司负责采购的经理对他说:“公司的采购原则是供货商先供货,货款三个月后再付,我们实行的是季结制度。”这意味着他要垫付大笔资金生产产品,资金链很容易断开,对企业是有风险的,权衡再三后,他在协议上签了名。

  三年来,他的企业按时向华为公司交货,华为公司也按时向他付款,这样的好信誉使他在业界大受好评,也为企业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订单。

  回报乡梓

  “你把员工当自己人,员工才会把企业当家。”万能武常说。

  “2011年7月,我们家里受了洪灾,老板不仅亲自来我们家慰问,还组织员工为我们修理房屋。”齐能公司的一位员工感慨地说。

  公司70名员工当中,麦市籍的员工就有40多人,他曾经说:“麦市的年轻人只要愿意来我的企业工作,我一定会尽量安排,他们在家门口上班总比在外面打工强,也算是对乡亲们的一种回报吧!”

  他还赞助大笔资金帮助村里修建村级公路,出资为通麦公路七里村段装上路灯,村里的桥年久失修,他出资建新桥,村里哪家有困难,他都伸出援助之手。

  “现在我们正申请扩建厂房20亩,新增设备100台,新招200名员工。”万能武对公司前景充满信心。等新的厂房建好后,他的企业年销售量预计可达2000万支,年产值可达3500万元。

2013年12月10日 星期

第05版:创富广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