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一座城市,如果每一个建设者都能获得尊重和关爱,这个城市是最美的城市,也是最有创造力和最有前途的城市。
“你们太客气了,这么热的天来看我们。谢谢,真是太感谢了!”7月13日,由《咸宁日报》等多家媒体联合组织的“为建设者送清凉”活动在旅游新城举行,一瓶水、一片大西瓜、一个消暑包,让200多名建设者感到欣慰不已。(见本报7月15日八版)
笔者没有参与此次活动,但能从报纸的画面上,感受到那股动人的“清风”。
城市是所有建设者用汗水和智慧浇开的花朵。近些年来,咸宁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经济社会保持高速发展,都离不开无数建设者的辛勤工作和默默奉献。我们在享受城市生活的便利时,不应忘记城市的建设者。
当前,正逢高温酷暑,但我市各个重点项目建设工地上,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战高温,抢进度,处处都有挥汗如雨的动人场景,全社会都应该关心他们,让每一个建设者得到关爱。
首先,要建立健全消暑制度。众所周知,气温超过37℃时,长时间在户外劳动、活动,极有可能中暑,严重时还会威胁生命。所以,在一些国家,高温被视为灾害天气。当前,高温天气下,很多地方对劳动者的关怀,不仅仅体现在高温补贴上,还对高温下一线劳动者,进行各种形式的慰问,这些都很必要,但是还很不够。我们必须把保护高温下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上升为刚性制度(如法律),把高温作为 一种灾害天气,建立应急机制,做出应急预案。
其次,各级各部门要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把坚持在一线劳动,特别是露天作业的职工群众作为关怀的重点,通过深入调查、细致寻访、检查督导等方式,把防暑降温费及防暑必需物品,及时发放到每个职工手中;要适时调整作业时间,坚决执行国家关于夏季高温劳动的规定,尤其是室外作业的“规避令”。加强对企业用工劳动保护的监管,对用人单位违反有关法规、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的行为,严肃追究用人单位及其负责人的责任。
再次,要营造全社会关心建设者的氛围。此次媒体开展的“为建设者送清凉”活动是身体力行关心建设者的表现。笔者建议各种社会组织,开展类似的公益活动,并组织广大市民参与。要通过类似的公益活动,提升城市的“人文精神”。
当然,我们关注高温下的建设者,不要忘自己也是城市的建设者。我们既要勤奋工作,也要关心自己的安全健康。
一座城市,如果每一个建设者都能获得尊重和关爱,这个城市是最美的城市,也是最有创造力和最有前途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