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鲁芳)4月22日,我市召开“当好支点建设生力军,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通山县专场。
“在支点建设大局中,我们立足实际,确立了打造绿色低碳工业转型区的目标定位,明确在工业四大板块上发力。”会上,通山县委副书记、县长吴涛表示,该县明确做大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型能源、新型建材“四大板块”,用三年时间努力实现通山工业产值翻一番,达到100亿元。
在电子信息板块,该县以低碳电子信息产业园为载体,做好电子信息产业园一期143亩标准化产业孵化园和161亩产业园邻里中心建设。当前,通山重点推进锐丰达、巅峰光电、鑫元电子等6个落户项目投产达效,支持星火原智能化升级,计划再招引落户8个电子信息产业项目,全年实现综合产值10亿元,力争到2027年产值达到30亿元。
在装备制造板块,该县深化同中城工业集团公司合作,将其旗下农机制造和专用车产业板块,全部转移至南林装备制造产业园,确保今年新增装备制造产业规上企业3家,实现产值10亿元,力争到2027年产值达到50亿元。
在新型建材板块,今年重点推进雨山饰面用石灰岩、一盘丘石英岩等矿山绿色开发,推动传统石材产业向绿色化、低碳化、品质化方向转型升级,预计今年建材产业企业入规5家以上,全年实现综合产值10亿元,力争到2027年产值达到60亿元。
在新能源板块,目前,全县建成和在建新能源项目装机规模达到242万千瓦,位居全省前列。统筹推进“核蓄风光储”一体化发展,全力推进大幕山抽水蓄能电站、黄荆口水库等一批新能源产业项目建设,同步跟进大畈核电等9个新能源项目,打造千万千瓦级新型绿色能源大基地。
通山坚持工业强县战略,紧盯“四大板块”补短板、壮支柱、提能级,力争三年时间规上企业突破100家、工业总产值突破150亿元。统筹推进九宫山、太平山、大幕山“三山并进”,打造大众避暑“IP”、高端康养“IP”、高山休闲“IP”,力争三年时间实现旅游康养产业产值翻番,达到100亿元。
坚持以工业化理念、产业链思维发展现代农业,做大做强枇杷、橘橙、茶叶、油茶、楠竹、中药材“六大”特色农业产业,确保新增农业加工型规上企业6家以上,2027年“六大”特色产业综合产值达到100亿以上。
今年谋划五个方面重点项目106个,总投资2160亿元。申报地方专项债项目40个,总投资95.12亿元;2025年第一批专项债券同时通过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审核的项目有13个,资金需求12.9亿元,省财政厅下达我县按50%的比例申报储备项目7个,新增储备项目个数目前在咸宁市排名第一。
目前,该县8个省重点项目,已开工项目7个、开工率87.5%,入库项目5个、入库率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