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周阳 通讯员卢田中)近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联合印发《化解林权“一地多证”权属重叠等历史遗留问题典型案例》,向全国推广18个典型案例,为规范高效做好林权类不动产登记提供参考借鉴。其中,咸安区分级调处分类施策化解林权“一地多证”权属重叠问题的经验做法入选。
“咸安区位于湖北省东南部,林地面积约130.23万亩,占全区国土面积的57.73%。”咸安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联合部署的林权登记提质增效试点地区,咸安区以清理整合数据为抓手,建立林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台账,通过将已整合入库的21498宗林权与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等矢量图层进行叠加比对分析,梳理出“一地多证”权属交叉重叠问题共计12854宗。
咸安区聚焦林权与建设用地使用权、林权与宅基地使用权、林权与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与林权等四类权属重叠问题,分类精准施策,遵循“属地处理、逐级负责、分级调处”原则,建立以政府为主导,自然资源、林业、农业农村、司法等部门及乡镇共同参与的联席协调工作机制,按照先易后难、重点突破、逐步深入、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依法依规开展林权纠纷调处等工作,压实乡镇主体责任,鼓励农户之间、村组之间等林权纠纷由村级或当地政府就地解决,维护权利人合法权益,激发社会群体参与林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积极性,促进林业改革发展。
同时,为防止产生新增权属交叉重叠问题,咸安区对已整合入库的21498宗林权宗地纳入自然资源“一张图”,实现自然资源管理“一个平台、一套数据、一张图”全方位整合。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一张图”成果,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动态监管,创建全流程闭环管理新机制,确保权属清晰、无重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