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做春泥育花蕾
——记向阳湖镇甘棠学校教师李亨华
●图/文 记者 葛建伟 通讯员 陈赞

  在咸安区向阳湖镇教育系统,有这样一位教师:他扎根乡村教育35年,担任班主任27载,坚守初三教学一线18年,用爱与智慧照亮无数学子的前程。他,就是曾获得“咸安区骨干教师、咸安区名师、咸宁市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的该镇甘棠学校六年级数学教师、教学副校长——李亨华。

  今年54岁的李亨华,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从咸宁师范学校毕业后,步入教苑,先后在甘棠乡秧田懈小学、杨菊花小学、甘棠阁小学、向阳湖镇高级小学任教,2002年9月调入该校任教至今。4月2日,记者慕名采访了他。

  ■真心关爱学生

  据悉,甘棠学校是一所全日制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作为班主任老师的李亨华,工作琐细而繁重,学生学习、吃饭、住宿等,事无巨细,点点滴滴都得操心。为此,他每天从学生来校到离校,从清晨到深夜,从教室到寝室,他都得照顾操心到位,丝毫不能有半点疏漏。他每天坚持比学生起得早,比学生睡得晚,繁重的工作虽然很累,但他觉得班主任代表学校,应扛起责任;同时也代表家长,应履行家长义务,虽然自己不能干出惊天动地的业绩,但可以为教好学生付出一颗爱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贡献绵薄之力。

  学生王志(化名)从小父母离异,他跟着父亲生活,父亲对他疏于关爱,致使他感到孤独,逐渐不爱说话,产生自卑心理,不爱与其他同学沟通交流,对学习也失去兴趣。针对他这种情况,李亨华对王志从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关心,经常找他谈心、叙家常,关心他的生活,帮助他学习,让他感受到温暖,从而使王志逐渐恢复自信,融入到班集体中,学习积极性日益高涨,统考时,成绩步入全年级前列。

  ■真抓管理学生

  有人说班主任是“最小的主任”,可这“最小的主任”管的事却特别多,班级的卫生、纪律,学生的行为、生活习惯样样少不了班主任操心。特别是现在的中学生,思想独立、个性鲜明、敢说敢做。他们很活跃、喜欢表现自己,有些学生娇气,以自我为中心,喜欢表扬,听不了批评,不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针对这些问题,李亨华首先抓学生团结,在班上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氛围。因此,他倡导“班级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理念,不断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爱护班集体,形成团结友爱,拼搏进取的团队精神。

  同时,李亨华在班上还常常组织班委定期召开会议,根据本班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守则规范条例逐条讲解,指出本班存在的问题,共同讨论班级建设计划和发展问题,发扬民主,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让同学们一起参与到班级的建设当中,共同制定了《班级公约》《值日生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督促同学们刻苦学习。在李亨华的努力下,一个团结向上、班风良好、教学相长的班集体便呈现在人们面前。

  ■真情感化学生

  在教育工作中,李亨华注意做到真情感化学生。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让其更加优秀;对成绩差的学生,真诚相待,耐心帮助,加强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消除或减轻各种心理压力,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创造条件和机会让他们表现自己,使他们感到欢乐和喜悦。学生石刚(化名)父母在外打工,他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平时较为懒散,课堂上经常走神,不用心听讲。无论老师还是同学指出他的缺点都不在乎,谁都拿他没办法。对此,李亨华并没有批评他和处罚他,而是主动接近他,找理由和他“套近乎”,设法找他的“闪光点”,进行表扬鼓励,并帮助他克服懒、散的生活、学习习惯。在李亨华的教育帮助下,石刚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期末考试时,获得班级学习“进步奖”。

  “李亨华,从步入教坛,始终扎根基层,教书育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可谓‘甘为春泥育花蕾’!”当天,采访完毕后,记者脑海里忽然流露出这样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