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安:专业园区成为产业聚变新引擎

  3月14日,湖北咸安经济开发区内,塔吊林立的项目工地上,智能装备孵化园、新能源材料基地、铝基材循环产业园、苎麻纺织黑灯工厂……一片片专业化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专业园区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载体。”咸宁市咸安区委书记、区长李军平表示,“我们正以‘链式招商+定制园区’模式,推动市委‘五大行动’落地见效,力争三年实现‘产业倍增’。”

  从一片荒地到一片园区需要多久?仅四个月,位于咸安经济开发区的凌上高科产业园一期,就“长”出10余幢闪耀金属光泽的钢结构厂房,“种”下4家正在紧锣密鼓安装设备的入驻企业。

  凌上高科,是一家集产业地产投资、开发、产业金融等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生态运营商,在广东中山、佛山等地建成运营7个园区,入园企业千余家。公司总经理江志文坦言,选择咸安,就是图“快”。他心中之“快”,是五分钟抵达京港澳高速、两小时到达武汉天河机场,以及完善发达的高铁、货运、水运三大物流配套网络的物流之“快”。

  但咸安给予的,是“高效办成一件事”“干部多跑腿、企业少跑路”,全力推动项目快开工、快入库、快建设、快投产、快转固的主动靠前服务,是真正意义上的项目推进之“快”。

  “而我们看中他的,是其专业园区运营模式。”咸安经济开发区有关负责人说。作为咸宁市首家自投、自建、自招商运营的民营工业园,凌上高科的核心业务与咸安主导产业高度契合,“一企建一园、一园带多企”的模式,为招商带来巨大便利,吸引产业链上下游聚合。在今年1月咸安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上,凌上高科“投资加码”,为咸安带来二期项目,将分步建设15万平方米的产业园区,届时引进企业将达到20家。

  眼下,咸安天逸纺织黑灯工厂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黑灯工厂,是高水平机械化、自动化的具体体现,设备采购的资金压力可不小。为此,咸安为其量身定制解决方案,用代建+五年回购的方式,让企业“轻装上阵”。

  2024年,咸安区获批中央预算、省预算、国债、专项债、超长期国债项目63个,总投资68.83亿元,均已开工建设。截至今年2月,该区已申报第一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57个,总投资163.11亿元。

  咸安东湖高新产业园建设也如火如荼。该产业园由咸安区政府、湖北省联投旗下东湖高新集团、湖北工建集团共建,计划投资20亿元,规划用地近400亩,主要发展低空经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目前已吸引地轨卫星地面终端产品制造基地项目、湖北优奥联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入驻。

  前者通过咸安区政府2000万元的股权投资,撬动项目投资3.5亿元,建设年产能5万套的低轨卫星地面通讯设备生产基地;后者与区政府的股权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带动项目投资15亿元,建设新药和医疗器械生产基地。

  (据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