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服务似春风 多措并举惠民生
——咸安区补齐殡葬工作短板侧记
●记者 葛建伟 通讯员 唐磊

  近年来,咸安区坚持以人为本,坚守殡葬服务公益属性,多措并举补齐殡葬工作短板,不断优化殡葬服务,切实减轻群众丧葬负担,有效地惠泽了广大人民群众。

  ■补齐殡葬短板 强化基础保障

  在开展殡葬工作中,该区首先全面铺开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投入专项资金400万元,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建设”原则和“占地小、硬化少、碑卧倒、绿化好”的要求,采取“规划1亩地、投入10万元,建设100个墓位”的方式,建成农村公益性公墓公墓16处,包括镇级公墓、村级公墓,中心村覆盖率达100%。同时建立了镇级公墓单穴1000元、双穴1500元的标准化定价,切实解决农村群众无处葬、葬不起的问题。同时,对殡仪馆进行全方位改造升级,先后争取专项债券资金1900万元,自筹800万元,新建5栋2层悼念大厅,对原有的服务大厅、食堂进行改扩建约2200平方米,新建火化通道150平方米,全面满足群众多样化服务需求,殡仪馆改扩建项目顺利推进,城市公益性公墓建设蓄势,咸安城区目前仅帅印山公墓一处经营性公墓,为满足市区主城区群众丧葬需求,该区制定了《城市公益性公墓建设方案》,计划投入资金1200万元,建设墓位2330个。

  ■保障群众权益 净化行业环境

  在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中,该区全面开展了殡仪馆乱收费不正之风整治,自查日常收费、日常监管、财务管理、特困对象基本丧葬费用减免和农村公益性公墓定价等问题,取消悼念厅空调用电、电子门幅租赁、白事灯笼租赁等3项服务收费,退还3项服务收费和基本殡葬服务费共计24.66万元。

  同时,积极推进殡葬领域腐败乱象系列专项行动整治,成立了区纪委监委、区民政局双专班,先后进行思想发动3场次,谈心谈话80人次,在自查上报问题的同时,开展相关整改工作,确保治理取得实效。对照咸宁市审计局反馈的殡葬政策落实、殡葬管理、殡管所收费、公墓建设管理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区政府印发了《咸安区殡葬管理服务专项审计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方案》,制定整改措施、明确责任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及整改时限,实行销号处理。

  ■提升服务效能 优化服务质量

  在殡葬服务中,该区落实殡葬服务政企分离要求,成立区殡葬服务指导中心,定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将原有的管理职权全面剥离,使政府能够专注于殡葬行业监管、政策制定等职能,企业专心负责殡葬服务运营。目前,职能划分、人员资产分离等工作已全面完成。对20项选择性服务收费项目展开全面梳理,其中价格过高的7项费用进行下调,所有项目收费均在公示栏进行公示、实行明码标价,确保收费透明公开,真正做到让利于民。在殡葬用品采购管理上,采用集中采购、公开招标等方式,有效降低采购成本,切实提高了服务效率,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殡葬服务。目前,平均每例服务收费约为4100元,较之前下降约2700元。同时,实行辖区居民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四免一送”(遗体接运、存放、火化、寄存四项免费,送惠民骨灰盒),全年减免612人,免除金额135万元,实现基本殡葬服务的普惠性。积极推广和引导群众选择节地生态葬法,对选择树葬、草坪葬、花坛葬、壁葬、骨灰散撒等节地生态葬的人均奖补2000元。

  殡葬服务似春风,多措并举惠民生。在今后工作中,该区将以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持续深化殡葬改革,不断完善殡葬服务体系,提升殡葬服务质量,为提升咸安城区“首位度”,加快建设“四个首善”之区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