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鲁芳 特约记者 李江湖 吴涛)2月7日上午,2025年通山县委三级干部会议在县文体中心召开。通山县迅速部署落实,紧扣“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和自然生态公园城市”战略目标,以实施“五大行动”为抓手,以项目建设为引擎,奋力建设绿色低碳工业转型区、全域旅游示范强县、新型绿色能源基地,为中国式现代化通山实践贡献力量。
全市“新春第一会”后,通山县迅速锚定“一区一县一基地”功能定位。牢固树立“产业为基、项目为王、招商为先”的理念,全力推进106个重点项目建设,实施“六个一”工作机制,建立“旬调度、周跟踪、月攻坚”推进机制。严格落实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发展“三线并进”机制,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全年招引产业项目40个、签约到位资金100亿元;聚力推进项目建设,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以上;全力发展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医药健康产业,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加速打造百亿产业集群。
加快推进“三山并进”,统筹推进九宫山、太平山、大幕山整体建设与提档升级,走差异化、个性化、品牌化发展之路,重点打造九宫山大众避暑、太平山高端康养、大幕山高山休闲、“通山·迷你小山居”四大特色文旅IP。同时,扎实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和以县域为单元的城乡统筹发展,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社会民生事业,抬高公共服务底板,打造宜居宜业新通山。
紧盯“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目标,通山守牢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抓实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等重点任务,激发乡村振兴活力动力,打造“通山版”特色田园乡村。同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构建更具活力的动力机制,培育更具质量的创新企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底线思维,守牢安全底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通过加快治理能力提升,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通山。
通山县正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姿态,全面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奋力书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