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安区妇幼保健院推出唯爱视力明眸之星
视觉训练 让孩子拥有光明的未来
记者 夏咸芳

  在咸安区妇幼保健院儿保科进行视觉训练32次后,小霜(化名)双眼视力从0.5和0.6分别提升到1.2和1.0,这一有效的改变,让小霜和家人欣喜不已。小霜的案例是咸安区妇幼保健院儿保科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满足患儿多层次的需求,帮助他们更好地获得医疗服务的一个缩影。

  ◆孩子双眼屈光不正

  家人见状焦虑难安

  今年6岁的小霜,是一名活泼好动的小朋友。1年前,小霜在幼儿园检测视力时意外被查出双眼屈光不正,双眼视力分别只有 0.5和0.6,这一检查结果顿时急坏了小霜家人。此后,一家人带着小霜四处求医,多家医生给出的治疗建议是佩戴角膜塑形镜,并辅以工具训练的治疗方法,但由于小霜活泼好动,晚上不愿意佩戴眼镜入睡,所以视力也基本没有得到提升。

  眼见孩子的视力无法得到矫正,小霜全家为此焦虑苦恼不已。一次偶尔的机会,小霜感冒在咸安区妇幼保健院儿科就诊时,得知该院儿保科专门引进了唯爱视力明眸之星等系列视觉训练仪器,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父母为小霜定制了一个疗程的视觉训练。

  ◆医生对症进行训练

  及时矫正双眼视力

  该院儿保科副主任廖雅丽接诊后,为小霜进行了系统的视力筛查,并根据检查结果,最终诊断小霜为双眼屈光不正,随后,廖雅丽为小霜制定了详细的医治方案:按疗程进行生理视觉训练、明目灵动训练、十五点板训练、3D/4D视觉训练等眼部康复训练。

  在刚刚进入训练的初期,小霜的双眼视力并未立竿见影地得到提高,这让一家人心里忐忑不安。然而,随着一个疗程训练结束,小霜的双眼矫正视力都有了明显的变化,这让小霜及其家人信心大增,在接下来的一个疗程训练中,她更加遵照医嘱进行,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视觉训练,终于让小霜的双眼得到矫正,左眼裸眼视力提高到1.0,右眼裸眼视力提高到1.2,取得了让人满意的效果。

  “近、弱视有一定的遗传倾向,父母一方或双方近视,孩子患病的几率就会增加。另外,父母如果患有高度近视、远视,孩子也可能先天遗传高度近视、远视。当然,即使父母没有弱视,或是新生儿未遗传弱视,也有可能因先天发育不足或后天用眼不当,而罹患儿童近视或弱视。”廖雅丽介绍,近、弱视眼是视觉功能发育障碍,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儿童眼病,也是儿童眼病发病率中排名第二的疾病。弱视通常表现为眼本身无器质性病变,但视力减退,矫正视力低于同年龄正常儿童的视力。

  ◆不断引入全新技术

  提升医院服务质效

  在该院儿保科视觉训练室,记者看到,儿保科视觉训练师朱桂元、赵雪正在耐心细致地引导患儿进行视觉训练。在她们的耐心讲解下,孩子们全神贯注,小脸蛋上满是认真地操作着面前的仪器;室外,家长们安静守候,目光中饱含期许,温馨画面令人动容。

  5岁的小文(化名)曾深陷弱视困境,家长得知诊断情况后心情跌入谷底。廖雅丽依据小文情况定制科学康复方案,小文父母全力配合,定期陪孩子训练。一疗程结束,小文双眼矫正视力从0.7和0.8升至1.0和1.0。此后一年,小文父母谨遵医嘱带孩子复查,视力稳定保持,孩子顺利回归正常学习生活。

  据悉,近年来,咸安区妇幼保健院斥巨资引进视觉康复训练技术,该项目已在北京、深圳、广州等城市广泛开展,适用范围广、效果好、疗程短、趣味性强、复发率低。对斜视、弱视、视功能不良、视疲劳、假性近视、低度近视不愿意戴镜等均有显效。该系统根据视觉分辨率的不同,为每个患者量身定做个性化的训练参数,并在训练过程中随着视力的变化随时调整训练方案,训练师一对一指导训练。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使得弱视训练更直接、精准、快速、稳定。不但效果更明显,缩短了弱视治疗的时间,而且训练更具针对性,视力提升更快。

  “视觉训练的最佳时机是在?3至7 岁儿童视觉发育的关键期,此时进行训练效果最为显著。”廖雅丽提醒,在此阶段通过综合评估,精准找出孩子视觉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针对性的训练,助力孩子视觉功能的良好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