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7日 星期
标题导航

他用忠诚与坚守书写敬业奉献之歌
——记咸安区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刘波

  ●记者夏咸芳

  通讯员邵国平 刘鹏

  当电子支气管镜从2岁孩子呼吸道抽出,所有异物都被成功取出后,刘波这才长长地嘘了一口气,紧绷的神经彻底地放松了下来,脸上露出了开心地笑容,一同参与抢救的同科医生和护士们也纷纷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刘波是咸安区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从医23年来,经他手抢救的孩子不计其数,在几十年如一日默默付出中,他用忠诚与坚守书写着敬业奉献之歌,践行着“医者仁心”的深刻内涵,始终把守护儿童健康作为自己的使命,把 “救死扶伤”作为自己的人生格言,为一个又一个孩子和家庭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 长大后 我就成了“你”

  都说父母的职业会影响到下一代,刘波的母亲就是咸安的一名妇科医生。放学后在医院值班室写作业,晚上偶尔在休息室睡觉,“陪”着妈妈上班,听妈妈和同事们分享成功治愈患者的全过程和喜悦,成了他小时候常做的一件事。

  “每次看到母亲治好患者后脸上所流露出开心和自豪的笑容,我就感受到这份职业的伟大。也就是从那时起,小小的种子便在心中萌芽,当一名白衣天使就成了我孩童时的梦想。”于是,在高中填报志愿时,刘波打定主意要做医生,那张薄薄的志愿纸上填满了医学相关的专业。

  2002年,刘波从医学院毕业,来到了梦开始的地方。此时,当初那个一脸羡慕与崇敬望着母亲的孩童,已成长为一名党员医生。初入医院大门,每天跟着“师傅”,在内科、儿科及新生儿科等不同科室轮转,让刘波深感到自己在业务上的不足,为此,他四处购买专业书籍,并结合临床导师所教授的内容刻苦钻研,在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的同时,积攒临床经验。

  一天中午,一位20多岁的女子抱着孩子急匆匆地冲到正在值班的刘波面前,连呼“救命”。原来,该患儿因发热、咳嗽在当地诊所打针后,出现口吐粉红色泡沫的症状,刘波见状,连忙为其进行了相关检查,在再三确认孩子所输的药物成分后,最终断定该患儿属于氨茶碱中毒。在刘波一系列对症治疗下,几天后,病恹恹的患儿经过治疗恢复可爱的模样,这是刘波独立救治的第一个患儿,刘波说:“至今,我都忘不了那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对着我展露笑脸时,当时一种成就感和喜悦感油然而生的心情,而我也终于彻底感受到了母亲当年治病救人的快乐。”

  也正是这第一个患儿,让刘波对儿科这个专业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为掌握更多的儿科专业技术,2005年,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下,刘波专程前往湖北省人民医院基层医生培训班学习,在这里,他接触到了很多的专业前沿知识,也让他更加认识到学习的“好处”。此后,在长达20年内,刘波不再满足于书本上的知识,先后多次前往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科、上海市儿童医院呼吸科及消化科等地学习,并亲自参与急危重患儿的抢救与诊治工作,得到了省级专家的认可。而刘波也逐步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咸安区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并先后出任湖北省妇幼健康联盟儿科呼吸内镜专科联盟常委,湖北省妇幼健康联盟儿科急诊专科联盟委员,咸宁市医学会儿科分会常委。

■ 秉初心 守护祖国“花朵”  “面对无法用言语表达不适的患儿和焦虑、紧张的父母,儿科医生肩上的担子重若千斤。”刘波说:“在外人眼里看似简单的工作,其实非常繁重且责任重大,在这里,无论是患儿服用的药物还是针剂的药物用量丝毫不允许出错,否则很可能就会危及孩子的生命。”为此,无论面对哪一类患儿,刘波总是身体力行悉心诊治。他对患儿细致入微地检查、观察病情演变情况,制定详细周密的方案,以精湛的医术挽救众多病儿的生命。

  有一次,刘波在上海儿童医院进修时,值夜班时,一名母亲抱着喉炎复发的孩子找到他,他一面给医院儿科教授打去电话,一面为孩子进行血气分析检查。检查中,刘波发现孩子血氧饱和度已低至80%,喉咙已出现水肿,声音沙哑,情况十分危急,需立即给予氧气吸入,然而无论医生和孩子母亲如何劝说,但2岁多的孩子始终哭闹着不予以配合,眼见治疗无法进行,刘波当机立断改用药物为孩子进行治疗,仅一个多小时,孩子病情明显出现好转,不用转至ICU治疗。在其后两天治疗时间里,孩子喉炎情况明显得到好转,为此,家长专程私下拿着“红包”找到刘波表示感谢,眼见推脱不掉,刘波转头将“红包”上交院方,将钱直接冲进了孩子的医药费,事后,上海儿童医院儿科专家、教授纷纷对刘波在院培训期间的表现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赞扬。

  事实上,从医23年来,刘波每年平均参与抢救重症儿童达上百例,抢救成功率维持在95%以上,未发生一起医疗事故,多名病情危险的儿童在他的精心救治下转危为安。像这样的感谢红包,在从医过程中刘波“收到”过很多——有的直接当面言辞拒绝,实在推脱不下,他会按流程将红包上交报备,由医院将钱直接冲进患儿的医疗费之中,也正是因为这样廉洁的医风、高尚的医德、精湛的技术让刘波在从医过程中收获了一大波“粉丝”,一面面锦旗和一份份感谢信也纷至沓来,上面承载着的是患儿家长对刘波、对医院的赞誉和信任,体现出的是一段段浓浓的医患情谊。

■ 以“逆行” 彰显使命担当  2019年底,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面对前所未见、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全国按下了“暂停键”。就在大家居家抗疫时,却有人毅然冲向“特殊战场”,用爱心与担当、奉献与坚守,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为隔离人员安全筑起坚固的防线。咸安区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刘波,就是其中一员。

  在咸安太乙酒店医学观察隔离点,作为党员、隔离点副指挥长、咸安区医疗组组长的刘波,在长达一个月里,每天带领组员负责100余名医学观察者核酸采样,阳性病例的二次采样、转运、居住环境的采样,以及隔离点病人的安全保障工作,还要不断解决隔离对象的各种困难与问题,并对他们做好心理疏导,处置突发情况。那段时间,工作到凌晨3、4点对刘波和组员来说是“家常便饭”,黑眼圈、隔离服。

  30岁的周女士(化名)和丈夫因为同属新冠病毒密接者,在隔离点密切观察一段时间后,周女士丈夫因核酸采样结果一直为阴性就直接归家了,但周女士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在长达一个月内,她的核酸采样结果始终呈现为阳性,这让周女士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让她几近崩溃,几度产生轻生的念头。面对这一严峻的情况,每天,在完成点位日常工作环节后,刘波和组员就带着带上水果和生活用品,专程前往周女士所住房间与其谈心,在做完周女士心理疏导后,再赶至隔离点内一名90多岁老太房间探望,让两人安心在隔离点观察。

  在刘波和全体组员的共同努力下,太乙隔离点在此期间无一例病人死亡,而不为人知的是,在这段时间内,刘波的爱人却在家独自一人挑起了上照顾年迈多病父母,下照顾孩子的家庭重担,而刘波只能满怀愧疚地偶尔和她们视频电话。2021年,刘波被医院评为“2020年度疫情防控先进个人”。

■ 聚“众力” 编织生命之网

  刘波认为,儿科医生这个职业,除了面对患儿的生命,还有一个家庭的幸福,只有精益求精、不断学习,一丝不苟,才能干好工作,才能守住一个又一个家庭的幸福。为此,他始终注重人才培养及梯队建设,要求全科医护人员做好患儿救治工作的同时,通过外出学习、进修,科室学习、个人自学等多形式开展自身业务学习,以此提升专业技术水平。

  对于科室医生,刘波总是手把手带教,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他带领科室医生进行专科查房每周至少两次,在查房过程中,他悉心指导,叮嘱医护人员留心患者病情变化,做好同类问题的归纳总结,形成科学规范的诊疗方案。

  他还不断开拓创新,科学管理,带领全科医护合理调整病房布局、挖掘服务空间、提高业务水平、增强服务意识、改善医患关系,如定期举办“四进”公益义诊活动,积极开展哮喘门诊业务等,用实际行动传递爱与温暖,打造让患儿家属满意、让医疗技术持续发展的科室。他本人更是带头率先在全区开展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及异物取出术,使科室对小儿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治愈率显著提高。

  如今,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下,在刘波的带领下,咸安区妇幼保健院儿科医护人员形成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科学理念,大力弘扬“团结、正气、干事、奉献 ”的医院精神,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成为了一个人员素质整齐,团结协作、奋进向上的科室。而刘波本人也多次被咸安区妇幼保健院评为“先进个人”,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