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原子 通讯员 黄黎 方俊英)“你好,这里是小区5号楼电梯,能够听到我讲话吗?”“可以听到,请讲!”近日,咸安区检察院在对城区某小区电梯隐患整改情况开展公益诉讼“回头看”活动时,检察官现场测试紧急呼叫功能。
近年来,随着我市城区高层建筑增多,电梯作为高层建筑中垂直运行的交通工具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但电梯“坠落”“失灵”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成为严重影响市民生活工作的安全隐患。
今年5月,咸安区检察院收到“益心为公”志愿者线索,反映城区内部分电梯存在安全隐患。该院当即前往多个居民小区实地查勘,发现部分小区内正在使用中的电梯存在紧急呼叫无应答,部分电梯内未张贴或未在显著位置张贴安全注意事项、有效的使用登记标志、检验合格标志,未将应急救援电话置于显著位置等安全隐患问题。
在调查立案后,该院第一时间向咸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出诉前检察建议,建议行政机关依法全面履行监管职责,加强对辖区内电梯使用的日常监管,消除电梯使用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咸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收到检察建议后立即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核查。
在此后开展的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中,该区对14家使用特种设备的单位进行隐患排查,检查特种设备36台,排查出安全隐患3处并已全部整改到位。
下一步,咸安区检察院将继续从群众关心、社会关切的民生热点问题着手,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积极参与社会问题治理,切实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不断提升检察建议质效,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