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0日 星期
标题导航

探学记
作者:黄天香(中国改革报社原副总编辑)
王畈学堂 摄影:何红辉
王畈学堂 摄影:黄定槐
王畈学堂 摄影:吴新平

  马柏大道向南,沿208省道出咸宁市主城区,约10公里车程便是咸安区马桥镇高赛村。高赛村七组,人称王家畈,又称王畈。王畈东北角,矗立有一座颇具民国风的欧式洋楼,因建筑风格与周边农家住宅迥异,远远望去格外入目。

  这座砖木结构、两层半连五的洋楼,原名“王畈学堂”,创建于1937年,距今已八十有六,是目前咸安境内唯一仅存的民国时期兴办教育的典例。

  6月14日到访之时,正值夕阳西坠,霞光满天。落日余晖下,王畈学堂拖着长长的厚重的影子矗立着,落寞而孤傲,沧桑而神飞,端肃静穆,风采照人。从“∩”型的石质大门登堂入室,脚踏宽大而古朴的杉树木楼梯拾级而上,脚底咚咚有声,似时光倒流,穿越岁月,仿佛要当心与忙碌的教书先生,抑或孜孜以求的莘莘学子撞个满怀。从楼道到地坪,从门户到窗扇,从教室到厅室,整栋大楼修葺一新,却又修旧如旧,还原着当年古典欧式的风格和鄂东南建筑样式的气息。

  王畈学堂的创建,是一个传奇,它与王家畈籍一位地产巨商有关。这位巨商名叫王职夫,当地人称他为秩三爹。秩三爹1922年任汉口咸宁会馆会长,是当年盛极汉上的巨贾与名流。

  咸安区史志研究中心《资政报告》2020年4月28日刊发的一篇题为《一个鸡蛋与一所民国学堂的故事——王畈学堂史料研究》的文章,详细叙述了王职夫其人及其创建王畈学堂的传奇故事,由此揭开了王畈学堂的前世今生。以下内容摘自该文:

  王职夫又名王甫秩,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出生于王畈,少年丧父,家里无田无地,特别贫困。因眼疾失明的母亲,为维持生计在石门寺(位于高赛村境内)经馆烧火煮饭,并将王职夫带在这里读书。14岁时,其母拜托同村一商人带王职夫到汉口谋生。王职夫聪明灵活,被一对英国律师夫妇请去当家僮做家务。这对英国夫妇常常带他进出洋行跑生意。王职夫勤奋好学、为人诚实,不到两年,学得一口流利的英语,成为这对夫妇的年轻管家。第三年,这对英国夫妇回国办事,不知何故一去不返,杳无音讯。王职夫只好一边当好管家,一边在汉口做桐油、茶叶等出口生意。1916年,王职夫被聘为美商福禄士的翻译;后来,成为美商宝泰洋行的买办,几年下来,积累了一笔可观的财富。1927年后,改做房地产生意,成为武汉著名的地产商。王职夫只置业不卖业,所有房产自己经营,在武汉有商业产业80余家。曾在武汉兴建专对中国人开放的万国跑马场,他还是武汉民众乐园的董事。1929年武汉大学买地扩建校舍时,王职夫将自己在武昌珞珈山的200亩水田、山地、林果地无偿捐赠给武大。校长王世杰非常感动,在与王职夫商议后,召开校务会议,决定以后每年免除王职夫家乡咸宁县在武大读书的2名学生的学费(期限为12年,从民国十九年开始),以此感谢王职夫的善举,并昭示后人。首批受惠的咸籍学生为武大化学系的陈璧、刘承向。

  看到国家积贫积弱、科技文化落后的现状,以及与列强做生意、打交道的经历,王职夫深深认识到开启民智、兴办新学的重要性。就在日寇加快侵华脚步当时,王职夫逆风而行,毅然决定在家乡兴办学堂。1937年,王畈学堂正式动工。在兴建过程中,族人纷纷帮工,王职夫都照价付工钱。学堂竣工后,王职夫要王畈每家出一个鸡蛋。有人不解,说一个鸡蛋不值钱,没有收取的必要。也有人说王职夫悭吝,要族人破费。王职夫深谋远虑,解释说:“每家出一个鸡蛋,就表明建这个学堂每家都出了钱,这学堂就自然是公家的,家家都有份,各家各户的子弟就可以理直气壮来读书。我的后人就不能说这学堂是我家私产了,免除了今后不必要的纠纷。”

  为保持学堂的正常运转,王职夫还向学堂捐了10亩田地,田地收益用于解决老师工资和补贴困难学生。

  新学堂开始招生的时候,族人建议学堂取名职夫学堂。王职夫说:“这个学堂,大家都出了钱,怎么能以我的名字来命名呢?既然是王家畈各家各户集资建的,就叫王畈学堂吧!”附近村落的农民都把子弟送到这里来上学。好学之风在王畈周围渐渐兴起。

  这里有必要交代一句。所谓岁月不居,然仁者寿。1957年,王职夫在武汉鄱阳里旧居中故去,享年84岁。

  正如王职夫在其自撰的《王氏私立开元小学序》中坦言:“王畈学堂规模宏远,高出乡间寻常校舍,并捐良田,是期望王氏子弟能多出人才,让王氏兴隆,对国家与风俗有所裨益。”王畈学堂历代掌门人没有辜负创办者的期冀,在其建成后的66年间,王畈学堂始终坚持乡村办学,滋兰树慧,泽被乡里,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乡村儿女。

  2003年,因撤点并校,王畈学堂停办。

  2010年,因年久失修,王畈学堂除房体墙面较为完好外,房顶和室内破败不堪,濒临坍塌。当年在高赛村住村的时任咸安区档案局局长吴新平见此情景痛心疾首,他呼吁:无论是从文化教育角度还是从建筑方面说,王畈学堂都是个名副其实的珍贵的不可移动文物。如果不尽快修缮,这座拥有80多年历史、凝聚了智慧和爱心、浓缩了美学、建筑学,同时见证了抗日战争和社会进程的咸安仅存的民国学堂,后人就再也不能再看到它的风采了。

  为力挽这段历史记忆,留后代一笔遗产,咸安区档案局联合马桥镇及高赛村,实地走访当地老人、村民,翻阅大量历史资料,对王畈学堂的历史进行深入挖掘。2020年4月28日,咸安区史志研究中心内刊《资政报告》,刊发吴新平组织撰写的《一个鸡蛋与一所民国学堂的故事——王畈学堂史料研究》一文,得到咸安区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引起有关部门高度关注。

  2020年6月3日,咸安区档案馆、区财政局、区发改委、区交通运输局等部门组成调研组,深入王家畈,走进王畈学堂,聆听“一个鸡蛋与一所民国学堂的故事”,对该学堂如何修缮、保护实地开展调研。

  2021年1月6日,咸安区文旅局组织专家、设计单位一行,到王畈学堂旧址实地考察,对该学堂如何修缮、保护进行专题调研会商。

  此后,这栋长14米、宽8米、占地252平方米、建筑面积504平方米的老洋楼,开启了重光之旅。揭开尘封的面纱,拂去岁月的灰土,王畈学堂这颗曾被时光湮灭了的遗珠重放昔日光彩。

  写到这里,眼前,似乎近百年时光在流淌穿越。身边,仿佛百年人物在隔空倾谈对话。

  王家畈人说:王家畈有幸,出了个地产巨擘,创办了一所学堂,66年,乡村儿女有个读书的好去处。

  秩三爹说:王畈学堂有幸,赶上一个好时代,遇上一群能远见历史和未来的好干部,86年,古老学堂终有好归宿。

  幸甚至哉!所谓古建筑常有,珍之宝之者不常有。

  是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