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点一新的村落庭院、苏式园林的江南民居、笑的合不拢嘴的纯朴村民……谁能想象到,六年时间,赤壁市车埠镇鸡公山村从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村,到如今乡村振兴示范村、省级生态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目光。该村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融合发展中,实现了以“乡遇”为品牌的乡村蝶变,让“乡愁不远去,村庄更宜居”这一目标在这里得以实现。
7月15日,记者走进鸡公山村,映入眼帘的是装点一新的江南民居+苏式园林设计风格的村落庭院。然而,这仅仅是整个“乡遇” 鸡公山美丽乡村工程的尖尖一角。
跨过一栋栋农家小院,记者来到了鸡公山村委会,“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标语格外醒目,仿佛诉说着鸡公山这六年来的蜕变。
六年前的鸡公山村,以前这里没有水泥路,只有一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村民们出门难,外村人进来也难。由于该村由三村合并而成,村民居住分散,是有名的贫困村。2015年,当精准扶贫号角吹响的时候,这个沉寂落后的山村终于有了希望,在驻村工作队的大力帮扶下,该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引进本村爱心企业家熊峰投资1.5亿元兴建“乡遇·鸡公山旅游观光”项目,该项目打造一个美丽乡村的示范工程,发展以“乡遇·鸡公山”民宿为代表的农业生态旅游观光模式。“乡遇”项目负责人程锦铭介绍:“一期重点开发果园采摘,民俗生态旅游接待中心,计划以‘一行山房’精品民宿酒店及民宿新村建设品牌为切入点,打造一个集乡村休闲、度假、户外健身、归乡颐养、农事体验、红色文化特色鲜明,且可持续发展的乡村生态产业链。目前‘一行山房’精品民宿酒店已经进入软装修阶段,预计今年12月底全部完工。届时可带动30多村民就业。”
突出优势特色,做大做强支柱产业。该村充分利用土地优势,因地适宜开展种植,党员示范户发展带头人先后组织成立精品果园、农产品种植、稻虾轮作等1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育苗基地将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形式开展,进行优质特色农产品育苗生产工作,当地村民可以到这里免费领取优质菜苗回家自行栽种,让村民足不出户便可获取适合本村土壤种植的育苗品种,达到激活乡村市场、盘活乡村资源的目的,为鸡公山村农业注入新的生命。
如今,走在鸡公山村委会旁,经过改造后的当家塘,成为了蒲草青青、繁花似锦的景观塘,崭新的浙派设计建筑群倚山依塘而建,俨然一幅美丽的田园山水乡村画卷。2021年,鸡公山村荣获省级生态村称号。今年6月份,在全省美丽乡村建设检查中,获得高度评价。
鸡公山村党支部书记徐前阶说:“鸡公山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和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在 1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正带领村民踏上致富之路。”
(记者 叶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