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治超成果 遏制反弹势头
咸安掀起车辆超限超载整治“风暴”

  本报讯(记者 葛建伟 通讯员 洪琼芳 钱军 舒适)7月4日,记者从咸安区治超工作会议上获悉,该区为进一步服务交通运输发展,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强化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巩固治超成果,遏制超限超载运输反弹势头,在全区再次掀起整治车辆超限超载“风暴”。

  近年来,该区坚持“政府主导、控制源头、综合治理”的工作措施,治超工作取得了压倒性胜利,其治超模式被交通部向全国推广。但是,近期,由于受利益驱使,超载运输又有所反弹,一些运输从业者把超限超载处罚当做是一种偶然成本,铤而走险,开始疯狂违法超限超载运输。为此,该区决定再次掀起新一轮治超“风暴”,整治超限超载运输。于是,该区进一步完善健全机制和治超工作专班,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治超时,采取加强源头治超、路面治超、科技治超等措施。即对矿山、沙场、转料场等源头实行监管,检查货运车辆是否有道路运输证,道路运输从业人员是否有从业资格证,货运源头单位是否存在无牌无证、证照不全、非法改装、拼装的车辆装载、配载等违法行为,从源头遏制超限超载运输。同时,对路面违法超限超载运输的驾驶人、货运车辆、货运企业、重点货运源头单位,严格按照“一超四罚”等制度进行处理;做到亮证执法、着装执法、文明执法、两人以上执法,守住治超最后一道防线。并且,利用技术监控设施,加强动态监测,分析研判超限超载车辆通行规律,选取多发高发路段,有针对性开展治超执法行动;切实利用好桂花、双溪、横沟抓拍系统,对电子抓拍系统采集的货车违反站前禁令标志、逃避进站接受检测、超限超载运输等违法行为,严格执法,有效整治超限超载,努力开创治超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