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4日 星期
标题导航

自然生态公园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一、什么是公园城市

  咸宁对公园城市的规划解读:

  公 公共空间、全民共享

  园 生态系统、绿色本底

  城 生活宜居、功能完善

  市 创新驱动、绿色发展

  公园城市的要义解析:

  (1)公园城市建设是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最新理论成果。

  (2)公园城市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最有效载体,是城市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路径。

  (3)公园城市≠城市公园≠花园城市≠园林城市,更加强调民生性、普惠性、开放性和共享性。

  (4)公园城市就是城市在公园之中,把城市当成公园来规划、建设和管理。

  二、为什么要建公园城市

  1、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生态文明新时代。省委主要领导提出,咸宁要格外珍惜绿色优势资源,更加坚定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咸宁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作出了建设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新部署,就是着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满足人们对城市美好生活的需要。

  2、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是新时代发展新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到,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城市工作要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3、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城市病需要对城市发展模式进行新思考。近十年来,我市城市化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在快速发展中也积累了一些生态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城市生态环境退化严重、城市生态产品供给不足、城市传统风貌特色趋弱、城乡一体推进缓慢。因此,我市城市化发展模式亟待升级转型,推进“治病健体”和“转型升级”两大主要任务。

  三、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建设优势分析

  景致天成的咸宁,建设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是自然禀赋独特。咸宁山形水胜、水网密布、植被丰富、物种多样、生态良好,森林覆盖率达51.05%。境内山、水、林、田、湖生态要素一应俱全,有“华中绿肺”“武汉后花园”“香城泉都”之美誉、。

  二是区位交通优越。咸宁地处华中腹地,位于长江经济带和京广经济带的“+”字型发展交汇处,位居中部崛起“两纵两横”和湖北“两圈一带”战略规划的重要区。

  三是绿色崛起初显。统筹做好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全域旅游三篇大文章,成功获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智能机电产业入选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咸宁迈入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新时代。

  四是文化历史深厚。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和3000多年的文字记载,是商代铜鼓的出土地、瑶族祖先的发祥地、万里茶马古道的发源地、三国赤壁大战和汀泗桥贺胜桥北伐大捷的发生地。

  五是基础工作扎实。先后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最适宜人居城市、中国魅力城市、中国十大最具成长创新型城市、首批全国旅游标准化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多项国字号桂冠。

  四、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建设咸宁行动

  ●2018年7月4日,我市召开公园城市建设专题会议,正式启动公园城市建设相关工作。

  ●2018年8月17日,市委五届四次全会提出,突出 “小巧、精致、灵动”的城市特质,建优建美长江流域公园城市。

  ●2018年12月11日,我市召开咸宁市公园城市建设标准研讨会,启动公园城市建设标准研究制定工作。

  ●2019年1月5日,咸宁市委五届五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决定紧紧围绕加快建成全省特色产业转型发展增长极、建优建美长江流域公园城市的目标定位,进一步完善产业布局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规划,形成“133”高质量发展区域和产业战略布局,加快实现咸宁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2019年10月14日,《公园城市建设指南》获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

  ●2019年10月16日,ISO/TC268 2019秋季工作会议(咸宁公园城市标准论坛)在咸宁召开。

  ●2020年3月10,咸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决定围绕特色产业增长极、转型升级示范区和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发展定位,加快推进咸宁高质量发展。

  ●2020年4月,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广泛开展推进高质量发展“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大统一、大转变、大落实”活动,全面深化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内涵思想、建设路径,凝聚思想共识,汇聚精神力量,科学谋划咸宁“十四五”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建设推进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0年7月,编制《咸宁市自然生态公园城市专项规划》。

  ●2020年10月,启动编制《咸宁市(中心城区)城市色彩规划》。

  ●2021年3月,启动编制《咸宁市城市夜景照明规划设计概念方案(一期)》。

  ●2021年4月,草拟《咸宁市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五、自然生态公园城市怎么建

  坚持“城市是一个生命体、有机体”的理念,按照“顺天应人”“千年立城”的要求,以“一公三生”为抓手,引领城市建设和发展,彰显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生态价值、生活价值、美学价值、文化价值、发展价值和社会价值等。

  1、锚固生态本底,彰显生态价值。一是完成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统筹布局城镇、生态、农业三类空间,调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二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划好森林、河湖、湿地等生态空间,尽可能多的保留乡村原有地貌、自然形态等。三是深入开展长江大保护行动,加大陆水河、淦河、富水河等水系治理。四是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施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等工程,不断提高生态服务、承载能力。

  2、提升公共服务,彰显生活价值。一是推进综合公园、专类公园、社区公园、小游园建设,形成多类型多层次的城市公园体系。充分利用各县(市、区)主城区现有的自然景观资源,加大资金投入,融入本土特色文化,建设城市公园。二是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和城市更新,聚焦“菜食住购行、教科文卫体”,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完善中小学、幼儿园、菜市场、便民超市、公共绿地等设施,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借助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改造契机,推进小绿地、小广场、小球场、小停车场等“四小工程”建设,提升社区公园化水平。三是持续擦亮“小城镇”,补齐规划缺失、公共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短板,推进小城镇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城镇。

  3、凸显城园融合,彰显美学价值。一是突出城市融合之美。依托“中心+组团”和“城市大绿环”的空间形态,通过预留城市观山视廊、河道视廊、对景视廊等,达到显山、露水、见秀的景观效果,把好山好水引入城市,形成”城园融合、人城和谐“的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美丽格局。二是突出城市设计之美。因地制宜开展城市设计,注重打造重要节点,对道路、边界、区域等要素进行公园化设计;对山体、水体、建筑等实施山体林相改造,实现绿化、彩化、香化;实施水生态治理、优化滨水岸线,实现“水面大、水型美、水质清”。三是突出城市颜值之美,推动城市园林景观从传统绿化向花化、香化、彩化、亮化升级,大力塑造“开窗见景、推门见绿、四季多彩”的城市景观。

  4、挖掘文化特色,彰显文化价值。一是新建富有地方特色和文化标志性的文化公共服务设施,重建修复古建构筑物,以吴风楚韵彰显咸宁特色。二是依托古遗址、文物保护单位、历史街区、老旧工厂等,打造遗址公园、文化景区、特色街区,形成特色鲜明、具有烙印的城市记忆。三是挖掘咸宁本土的特色元素,导入到城市建设之中,建设温泉文化公园、竹文化公园、桂花公园、桥文化公园等。四是通过创建“中国桂花城”,进一步彰显桂花文化、助推桂花产业、打响桂花品牌。

  5、城乡融合发展,彰显发展价值。一是优化农业空间布局,建设咸安都市农业园、嘉鱼绿色餐厅产业园、赤壁茶旅文化体验园、通城健康养生百草园、崇阳生态种养循环园、通山有机山珍果味园等6个特色园区。加快发展乡村产业,促进茶叶、楠竹、油茶等特色主导产业提质升级,发展“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培育农业产业集群,建设美丽乡村。二是推进中国中部康养城建设,以打造国家健康旅游基地为目标,全面实施“养在咸宁”健康产业培育工程,推动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市建设,注重把温泉养生、避暑养生、茶叶养生、民俗养生等与中医药有机结合,培育健康养老、运动健身、健康旅游等融合发展新业态。三是坚持武汉城市圈区域协调发展,甘当配套,积极承接武汉的产业转移;勇当主角,实现错位发展、差异发展、特色发展,避免同质竞争,打造健康养生和生态绿色品牌。

  6、健全治理机制,彰显社会价值。公园城市始终把人的需要放在第一位,突出以人为核心的人居环境建设,以及“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社会治理体制。一是通过完善制度、健全机制、有效防控、强化系统来构建完整的社会治理体系;二是通过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来提高市民参与度,提升市民使命感,共同缔造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