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高璟浡 黄凌冰)“为期100多天的根治欠薪讨薪跟进监督工作开展以来,推动全县欠薪问题整改解决310起,累计为729名劳动者追回劳动报酬1032.79万元。”近日,通山县纪委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室主任谭菁介绍道。
数字背后是通山县纪委监委加强欠薪讨薪问题跟进监督工作专项力量,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写照。
据悉,通山县纪委监委通过实地调研督导、约谈相关负责人等方式,推动县人社局与住建、交通、水利等行业主管部门形成联动合力,拉网式摸排辖区内重点建设项目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精准掌握欠薪企业、欠薪金额和欠薪风险,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通山县纪委监委按照“室管部门、组管乡镇”原则,成立联动督察组,由1个纪检监察室统筹谋划,8个派出纪检监察组和12个乡镇纪委协同“作战”。将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作为重点领域,采取主管部门自查,全县纪检监察机关排查,问题整改一体推进方式,综合运用查阅资料、实地调研、随机抽验等方法,全面了解项目劳资纠纷处理情况、问题举报投诉渠道畅通与否等,切实维护和保障农民工权益。通过3轮67次专项督查,监督职能部门共发现工程项目和企业欠薪问题13个,目前欠薪问题已全部化解到位。
根治欠薪讨薪要从源头抓起,通山县纪委监委立足风险防范,紧紧围绕常治久效目标,推动制度建设和普法教育两手抓。该县迅速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分管县领导召集,实行一季一例会制度,着力将问题消除于萌芽状态。同时,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和工程项目属地多种渠道和形式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营造 “工资不拖欠、维权要理性”的良好社会氛围。
“下一步,将持续跟进监督,严格落实工程建设领域分账制、专户制、实名制、总包代发制、工资保证金制这五项制度,从源头上遏制欠薪隐患。”通山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