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杜培清)2月28日,记者接到市民反映,市区花蚕巷绿叶小区和越通美院南门,有多根电线杆占据了路中间位置,影响出行,存在安全隐患,多次反映没有得到解决。
当日下午,记者在绿叶小区门口看到,一高一矮两根电线杆突兀地矗立在路中间位置。还有一根电线杆虽位于绿叶小区门口的路边上,但是斜跨的拉线像“伸出的脚”。
绿叶小区党支部书记蔡进明告诉记者,花蚕巷没有路灯,晚上光线不好,经常有不熟悉这段路的司机和行人被电线杆拉线勾住过。小区居民只得在斜跨的拉线上绑了一个大红色塑料袋,以提醒路人。
在越通美院南门正中间,也矗立着一根电线杆。越通美院小区党支部书记黄柏成说,花蚕巷有越通美院、汇鑫家园一期、林业木材、桂林公寓等多个小区,进出车辆和居民特别多。原来这里的主路只有2米宽,2020年冬,旁边一个新建楼盘动工建设,路面临时拓宽到4米多,但电线杆矗在路中间,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向部门反映多次,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位于路中央的三根电线杆是高压线,归电力部门管;路边的网线和光缆需市经信局牵头处理。”市城管执法委市政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迁移一根电线杆要7000-8000元,社区没有这方面的经费支持,所以这件事情一直拖着没有解决。”岔路口社区工作人员吴静红介绍,花蚕巷电线杆原来不在路中央,后来因为扩路才出现了现在的情况。社区在去年4月和今年1月向上级反映过,但是各个部门反馈称电线杆迁移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个花蚕巷的线路都要改线,且迁移费用需由社区或小区居民承担。
吴静红表示,岔路口社区近年因城区道路扩宽、老旧小区改造等各项民生工程逐步施工建设后,需迁移的电线杆还有马柏大道两处。
咸宁供电公司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位于花蚕巷路中间的三根电线杆属该公司,路边拉斜线的电线杆是光缆,由市经信局牵头管。如果用户要迁走路中间的三根电线杆,根据《供电营业规则第五十条规定》,应按建筑先后的原则确定其担负的责任。如供电设施建设在先,建筑物、构建物在后,由后续建设单位负担供电设施迁移、防护所需要的费用。
“电线杆的迁移涉及到拆杆、线路长短以及停电用户等多方面的问题。现在的情况是我们建设在前,所以电线杆迁移产生的所有费用理应由社区或小区居民承担。只要他们派出专人来沟通协调,我们会密切配合,待手续齐全后即可施工,尽快解决相关问题。”该工作人员表示。
路边拉斜线的电线杆属哪家通信公司,又该如何处理?3月1日上午,记者向市经信局反映此事,截至发稿,未得到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