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杜培清 通讯员刘欢)近日,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公布了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名单。其中,咸宁市香城大舞台项目入选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名单。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是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一项重大文化惠民工程,根本目的是推动各地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深化改革创新,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典型经验,示范带动全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自1995年开始,我市举办“广场纳凉晚会”“广场大家乐”“广场周周乐”“党员干部职工文艺汇演”等主题活动,逐渐打造为“一个品牌,十种形式,百个示范点,千支团队,万人参与,全民乐享”的创新性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品牌——“香城大舞台”。2018年4月,“香城大舞台”获批创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三年来,我市以示范项目创建为抓手,全市投入21亿元,用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市文化中心、市美术馆和“香城书房”等一批重大文化设施建成投入使用,全市镇、村两级1142个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建成3600个文体广场,新建一批百姓舞台、文化礼堂、乡村记忆馆、村史馆、文化俱乐部、文化中心户,完成34000户“户户通”和911个行政村“村村响”工程,构建了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文化基础设施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咸宁市新时代文艺中心成立,在全省率先全面落实“县聘县管乡用”政策,破解乡镇长期缺乏文化管理服务人才的突出问题,走在全省前列。“五馆同育”文化人才项目被评为2020年度全市人才工作“一等奖”。
我市实施“百千万”公共文化人才培养工程,重点培育百个社会文艺团队、千名群众文艺骨干、万余名文化志愿者,形成城乡区域文化联盟,累计演出2000多场次,提供其他公共文化产品(服务)3000多场(次)。
在创建中,我市形成具有咸宁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1+3特色标准”。在制度保障、设施建设、队伍建设、服务创新、品牌特色等方面实现突破,带动整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提升、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