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嘉)记者近日获悉,截至5月20日,我市已成立1862个小区党支部(其中含联合党支部35个),实现100%全覆盖;成立业委会共1782个,占比95.7%。
“红色物业”全覆盖是我市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项重点中心工作,要让物业“进得去,稳得住,管得好,可持续”,最终落脚点是“群众满意”。
为此,我市提出“一年实现全覆盖,二年实现标准化,三年达到全国先进水平”总体目标,明确要求各地必须于今年6月30 日前完成全覆盖。
根据工作方案,我市住宅小区“红色物业”全覆盖主要有优化小区、组建“两委”、落实阵地、选定模式四项重点任务。
自去年9月份正式启动以来,全市重新划定专管型、托管型、自管型三类小区共1862个。截至5月20日,已成立1862个小区党支部(其中含联合党支部35个),实现100%全覆盖;成立业委会共1782个,占比95.7%。全市三类小区已配备小区物业用房790处,总面积48355平方米;已配备“两委”用房638处,总面积23924.6平方米;配备其他公服用房366处,总面积23030平方米。
我市将“三无”小区作为此次全覆盖工作的重点,依托老旧小区改造,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做到“水通、路平、景美、灯明”,实现“进出有门岗、安防有监控、边界有围挡、停车有车位”的基础性物业管理要求。
对于已列入旧改项目的小区,我市充分利用老旧改政策,将公服用房配套列入项目改造规划、设计,并予以实施;对于部分村改居小区,各镇街、社区采取集体资产腾换、租赁方式予以解决;对于其他剩余小区,建议市、区两级财政依据实际情况,筹措专项资金采取新建、租赁等方式予以解决。
与此同时,我市因区施策,提升专管型覆盖率,扶持国有平台物管企业做大做强,各县(市、区)政府从政策、资金、资源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引导街道、社区组建“红色物业公司”,以解决部分规模较小、无法合并且又无法自治的小区市场化物业服务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