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8日 星期
怀友善之心 做善良之事
作者 方玉婷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也许在你看来很微小的一个举动,却能对别人的生活产生很大影响。

  5月11日,《香城都市报》报道11岁小男孩只身一人在咸安火车站拦下出租车欲离家出走,的哥周重义当时虽赶着要走,却因多看了几眼发觉孩子不对劲,便把孩子接上了车,进行开导无果后报警。民警几经周转核查,孩子确实是因为和父母吵架欲逃离出走。正是“不以事小而不为”的好心“的哥”周重义多看了几眼,给了孩子一份安全,避免了一个家庭可能发生的悲剧。

  无独有偶。5月7日,吉林一家店铺的女老板严词拒绝卖货给顾客,却被网友称赞为“好大姐”。原来,一名女子流着眼泪要买“敌敌畏”,女老板发觉其不对劲,于是进行了半个多小时的劝解。也正是有了这位好心大姐的“察言观色”,给了女子一丝温暖,挽救了一条可能消逝的生命。

  两个新闻链接下,不少网友均评论称社会需要这样的“好大姐”“好的哥”。或许正是因为大家怀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所以近些年我们社会中发生了不少诸如老人倒地不敢扶、小孩子被车轧伤无人救等事件。在现代社会,我们虽有了更优质便利的生活,但人与人之间却生出越来越多的隔膜,越来越多的防范。群众呼吁友善、国家倡导友善,每个人都付之行动,整个社会才能回归善良,回归友爱,回归和谐。

  党的十八大明确把友善写进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全社会践行和培育。与人友善,就是怀友善之心,做善良之事,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种层面: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就是要学会切身关注交往对象,像“好心的哥”和“好大姐”一样深入对方的内心,它既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到推己及人,善解人意,对人持平等、尊重的态度;要“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做到在谋求自己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不牺牲他人的利益,要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合作共赢。

  友善是社会关系的润滑剂,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满温暖,能有效缓冲社会生活的张力、调解社会心态、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建设和谐家园、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条件与价值支撑。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努力,弘扬良善之行,把友善的人际关系变成社会风气的主旋律,才能不断向构建和谐友善型社会、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进程目标靠近。

2021年5月18日 星期

第12版:今锐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