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9日 星期
《读书》杂志在四十周岁“生日”之际深情“告白”咸宁——
《读书》“星星之火”源于向阳湖
■记者 刘玉关
李城外采访《读书》原主编沈昌文(左)
《读书》创刊号
《读书》创始人陈原为向阳湖题词石刻
"《读书》创刊四十周年告读者"推文截图

  创刊于1979年、定位为“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刊物”的《读书》杂志,迎来四十周岁“生日”。社会各界纷纷道贺, 盛赞《读书》陪伴着一代代读书人走过了书香四溢的最美时光,承载着亿万中国人追逐书香的荣光与梦想。

  而闻名全国、享誉学林的《读书》,其最初的“星星之火”便是来自于咸宁那诗意的向阳湖。近日,记者采访了咸宁市档案馆馆长、向阳湖文化研究专家李城外,让他为读者讲述《读书》和咸宁之间弥足珍贵的书香故事……

  向阳湖畔,播下《读书》的种子

  “在‘文革’中,六千余名文化界高级领导干部、著名作家、翻译家、艺术家、出版家及家属被下放到咸宁“五七”干校。在这个远离政治文化中心的湖北南部小城,在尚未感受到一个新时代即将来临的压抑中,老出版人陈翰伯、陈原与范用仍然谈论着他们不灭的梦想: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办一本关于书的杂志!”

  ——这是2019年12月上旬刊发“《读书》创刊四十周年告读者”文稿中的第一段文字,明确《读书》杂志思想之源就在咸宁“五七”干校,就在美丽的向阳湖中……

  说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就不得不提到我国五七干校研究第一人李城外,一位深耕向阳湖文化二十余年的文化学者。他谈起《读书》与咸宁的故事,更是了如指掌,如数家珍。

  1979年4月,在众多老文化人的努力下,在拨乱反正、思想解放的浪潮中,《读书》杂志应运而生,创刊号的第一篇文章《读书无禁区》,道出了时代的心声,成为改革开放重要的思想坐标。在那个精神世界经历了长期禁锢而刚刚得到释放的年代,《读书》提供的思想营养、文化视野以及人文关怀整整影响了一代知识分子。

  “当时,为了创立《读书》杂志,老出版人陈翰伯向胡耀邦致信。”李城外告诉记者,《读书》的创始人都是文化和出版领域卓有威望的大家:筹备《读书》杂志的领头人陈翰伯是文化部出版局局长,主编陈原是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另一负责人范用则是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1980年,49岁的沈昌文被调任为《读书》杂志负责人,在此后10年间,《读书》成为国内影响力最大的杂志,并引导了近两代人的人文精神启蒙。

  《读书》(月刊)1979年创刊,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刊物,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并一向以引领思潮闻名全国,其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李城外,既是湖北省向阳湖文化研究会的创始人,更是一位热衷读书的作家和学者,家庭藏书数万册,拥有着全国“书香之家”的称号。《读书》的创办,开启了年轻时李城外对“知识”的渴求和“阅读”的向往。从创刊至今,他一直坚持订阅,四十年不离不弃,是名副其实的“铁杆粉丝”。读书和写作,也成就了他年届不惑就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早在199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由李城外编著的“向阳湖文化书系”。2010年,他编著的七大卷“向阳湖文化丛书”又由武汉出版社隆重推出,成为我国第一部综合性反映干校生活的大型丛书。

  心怀敬意,专访《读书》创始人

  陈翰伯、陈原、范用、史枚、沈昌文等与《读书》有着紧密联系的老出版人,都曾在鄂南向阳湖生活过,而他们在咸宁更多的生活细节,都是源于李城外的一次次采访……

  20多年前的一天,一个偶然机会得知当时的文化部在咸宁向阳湖建立“五七”干校后,李城外便四处找出这些文化名人的作品,越读越是无法将那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与向阳湖那简陋的村舍重叠在一起,越读越感觉到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和使命感!1995年暮春,李城外到北京公干之余,正式开始了向阳湖文化人采风,也慢慢打捞出一段沉没在“向阳湖”深处的历史。

  其中,《读书》的一批创始人都在李城外的采访之列。

  “《读书》的首任主编陈原,是1972年在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下,与出版家陈翰伯、诗人李季等一起返回北京的。”李城外向记者介绍,陈原离开咸宁后一直牵挂这个地方,于1997年4月中旬,已八十高龄的他还千里迢迢回到鄂南,重访咸宁干校旧址,实现有生之年重返向阳湖的夙愿。

  “当时的向阳湖,四周全是荒山秃岭,满目红土,少见绿色。他一度曾任一大队队部的支书,负责接待外调,经常还得步行三个半小时到咸宁县城发邮件。”李城外回忆起当时采访陈原老人时,对方对咸宁生活的点滴历历在目,而且在重返向阳湖时与当地老乡交谈,也感受到老百姓生活比从前大有改观。

  “六千人的汗水、泪水、苦恼和忧虑,还有一点希望,汇成向阳湖。”这是一贯低调的陈原破例为咸宁向阳湖题词。

  在出版界干了整整50年的范用,也是《读书》的创始人之一。“他在咸宁五七干校时住在凤凰山,他爱人丁仙宝在文化部计划财务司,住咸宁干校的‘四五二高地’。范用白天打石头、烧窑、垒窑,在窑里干活累得够呛,十分辛苦。”李城外介绍当时在北京采访范老先生时,他对咸宁往事记忆犹新。

  “我觉得鄂南是个好地方,而且老乡们对文化人都不错……”《读书》曾经的主编沈昌文也曾在向阳湖留下了深深的足迹。“当时,他带着妻子、母亲和女儿举家迁徙向阳湖,连北京的房子都卖了。他当过十三连的通讯员,负责和校部的联络,时常骑自行车往返于向阳湖和汀泗桥之间。夫人是位医生,住在校部医院。虽然夫妻同一干校,两地分居的情况,在那时却司空见惯。”

  特殊时期,特殊人群,特殊故事……李城外用一颗敬畏之心记录着向阳事和向阳情。

  “读书”成景,打造书香咸宁

  一批下放向阳湖的老出版人,在咸宁土地上度过艰辛而意义非常的一段时光,在最艰苦之地必然闪烁出着最熠熠生辉的光芒,播下《读书》种子的人伴随着这颗种子破土、发芽、成长,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入地,为中国知识分子揭开崭新的一幕……

  《读书》继承了中国知识界的济世情怀和传统,团结老中青数代最优秀的学者、文化人士,在思想启蒙与文化批判方面,带动整个知识界共同参与,并追求汉语写作的博雅风范,以其思想的开放、议论的清新、文风的隽永,赢得了读书界的青睐。从1979年到2019年,《读书》走过的四十载历程,恰恰伴随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许多人说,《读书》的历史,既是改革开放的历史,也是这个时期的学术史、思想史,更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史。

  “在咸宁大地上孕育出来的《读书》种子,如今已名满天下,这是读书人的幸事,更是咸宁的幸事。”李城外兴奋地说,这就是咸宁的书香,这就是咸宁的文化。

  近些年来,咸宁市委市政府积极打造“书香咸宁”文化品牌。2019年11月开放的咸宁市文化中心,将为咸宁市民带来更为丰富、优质、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咸宁市农家书屋建设的全覆盖,真正把农家书屋变成农民精神食粮“加油站”;全面深入开展的多形式的全民阅读活动推介香城泉都形象,也带动咸宁文化传播;建国70周年之际,咸宁万人经典诵读活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建成的咸宁市图书馆还充分利用品牌效应,开辟向阳湖文化书院读书沙龙……阅读,成为市民的习惯;阅读,成为城市的风景。

  “我一向认为,咱们香城不能满足于充满桂香,更要处处弥漫书香。如今,咸宁可以继续挖掘《读书》创始人在咸宁的故事,进一步深耕六千文化人下放咸宁的干校文化,让这些点滴故事作为书香咸宁的一抹香,香在每位市民心中,香遍城市的每一角落……”说起咸宁书香城市的建设,李城外认为,《读书》杂志的“星星之火”就在向阳湖,我们可以利用这一文化品牌,加强推进咸宁文化品牌建设,共同打造咸宁这座书香城市。

  《读书》关注书里书外的人和事,探讨大书小书涉及的社会文化问题,推介不同知识领域的独立思考,展示各种声音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李城外关注向阳湖的人和事,深挖向阳湖五七干校的历史和文化,推动咸宁书香城市的文化品牌的建设。《读书》在咸宁“开始”,李城外在向阳湖“深耕”,这都只是“书香咸宁”的一个个点,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把一个个点,串成线,开成片,韵成香……

2020年1月9日 星期

第11版:走读城市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