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上午,崇阳代表团分组审议现场,代表们提得最多的就是法律知识的宣传普及问题。代表们认为,应加大对法律知识的宣传力度,要创新方式方法,不仅仅停留在一张宣传纸、一本宣传手册上。
郑俊华代表认为,法律知识宣传要进单位、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家庭。加大法律知识的宣传力度,从孩子抓起,从源头抓起,让人人遵纪守法成为一种社会美德。同时,对一些影响力大、重大的涉黑涉恶案件,进行公开宣判,体现法律的权威,形成震慑力。
王初文代表认为,法律知识宣传应该延伸至农村等偏远地区。现在好多人,特别是农村人员,不懂法律知识,碰到问题,一言不合就去上访,久而久之形成了老百姓“信访不信法”的局面。
代俊辉代表认为,解决群众“信访不信法”的现象,就要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如加大司法宣传力度,解决老百姓不懂打官司的问题;把法律知识送进农村,把法庭搬到农村,对有条件的案子,现场审理,以案说法;加大司法援助力度,解决老百姓打不起官司的问题;加大案件执行力度,解决老百姓怕打官司的问题。通过一些具体的行动,让老百姓“信法不信访”。 (记者庞赟)
从快从重打击黑恶势力
石峰、张远林委员说,村里的无赖、小混混在基层扰乱老百姓的正常生活,影响基层组织的正常运转,建议查清其中利益关系,予以从快从重打击。
葛婷委员也认为,在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要警惕村霸、地痞、无赖等,强占山林、河湖、矿山等资源,到期不退或长期不交承包费等行为,做到有黑扫黑、有恶除恶、有乱治乱。
(记者葛利利)
高质量推进立法工作
范伟才代表建议,人大立法工作要更细,要具体到围绕一条河、一座山、一个地方、一个项目来立法,提出具体措施确保良法善治;监督工作要更刚,提高监督效率,让人大监督工作“长出牙齿”;代表工作要更勤,要深入群众,体察民情,充分反映民众意愿,做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和“连心桥”。
杨忠柳代表建议,进一步加强立法选项的论证研究,找准和紧扣突出问题,制定法规规范,增强立法的针对性、规范性和实效性;紧紧围绕党中央和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和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综合运用“四专”,即会前专题调研、会中审议专项工作报告、专题询问和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满意度测评的方式,依法开展监督,增强监督实效;要进一步总结代表活动的经验,更好地发挥代表联系群众、反映民意、推进工作的作用。
(记者杜培清)
强化司法队伍建设
万春桥代表表示,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类案件呈现爆发式增长,案多人少成为基层检察、法院机关存在的普遍问题。建议通过加强顶层设计,积聚多方力量,出台多重办法,共同解决检察院和法院系统人手不足的难题。
万春桥还建议,持之以恒加强司法队伍建设,通过引进专业人员、优化人才结构、改进思想作风等有效措施,提高队伍的正规化、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提升整体办案质效,提升审判效率,有力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在司法领域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记者王奇峰)
加大案件执行力度
吴寿春代表建议,加强“公益诉讼”宣传,引导社会正确认识,全面增强法制观念和公益保护意识,推动形成全社会理解支持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工作的良好氛围,提高公益诉讼的公众知晓度和参与度,引导和培育公众对公益的法律保护意识。
郑厚勇代表建议,市人大常委会加强对咸宁市制定地方性法规专项检查工作。希望诉调中心法官审理案件时在关注速度的同时要更注重质量,继续加大案件执行力度,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希望检察机关要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敢于监督;向公安机关提出履职检察建议,维护司法公正;选拔使用的人民监督员要有法律专业知识背景;要改进监督形式方式,充分了解案件,提出实质意见。同时,希望高度重视法官队伍存在人员不足、案多人少等问题。
杨忠柳代表建议,法院切实加强执行工作,以树立法律权威,增强公民法律意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检察院在营造公平、正义、高效的法治环境方面,尤其是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要进一步加大法律监督力度,为法治咸宁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记者杜培清)
发挥社会力量让矛盾止于未诉
王卫东代表建议,加强诉源治理,促进矛盾纠纷有效分流、多元化解,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减少司法资源浪费。
许玉洁代表和徐立安代表同时建议,建立人大代表参与信访调解工作机制,发挥人大代表桥梁纽带作用,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陈文斌代表建议,“两院”支持乡镇政府成立基层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整治乡镇综治、司法力量,基层法官和检察官介入,增强基层调解纠纷能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推动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向基层延伸,让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止于未诉。 (记者熊大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