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消息 针对近年中国足球在俱乐部投资、球员薪酬、转会费等方面越吹越大的泡沫,中国足协准备了紧箍咒性质的四顶“帽子”,它们分别是:“注资帽”“薪酬帽”“奖金帽”“转会帽”,以此表明对资本任性的严管态势。
这项名为《中国足球协会职业俱乐部财务监管规程》即将在明年推出,并且中国足协还将配套推出2019-2021年职业俱乐部财务监管指标。这两份文件内容涉及到“注资帽”“薪酬帽”“奖金帽”“转会帽”。其目标就是针对近年职业足球俱乐部存在的盲目投资、“天价转会费”和部分球员过高薪酬、签署“阴阳合同”、逃避税款及欠薪等情况。
所有这些管理措施,既有借鉴包括欧洲五大联赛以及美国NBA等国外职业联赛的管理经验,同时也结合了中国足球实现职业化以后的经验与教训,相关内容条款经过了职业俱乐部的充分讨论,并在对各项具体指标达成共识后,交由中国足协执委会审议通过,预计明年开始实施。
文件中最引人注目的有6条,一是设置了职业俱乐部投资人的注资限额(俗称注资帽)。规定2019年中超、中甲、中乙俱乐部投资人的注资额要同步下降,具体下降额度由各俱乐部议定指标,然后共同遵守,这一趋势在2020和2021赛季持续保持,经过3年努力后,在整体上让各职业足球俱乐部的投资回归到一个合理水平。
二是统一俱乐部财务记账规则,设定盈亏平衡线,提高俱乐部经营收入。如亏损则支出受限,长期亏损则取消准入。聘请第三方对俱乐部进行统一财务审查,并公开基本财务数据。
三是设置球员薪酬限额(即薪酬帽)。具体措施包括:设置中超、中甲、中乙俱乐部薪酬总额占总支出的比例限额。2019赛季所有国内球员重新签订劳动合同,薪酬待遇按税前金额及新的标准重新签订。
四是设置单场奖金限额(即奖金帽)。2019赛季,各俱乐部同时大幅降低奖金,单场奖金限额由各俱乐部共同议定,赛季初须对奖励标准进行公示,禁止以其他名目发放比赛奖金,严禁现金发放。
五是设置球员转会限额(即转会帽)。2019赛季继续执行原有的引援调节费政策,即:中超、中甲俱乐部引入外籍球员资金支出不超过4500万元/人次,引入国内球员资金支出不超过2000万元/人次。对于2018赛季处于亏损状态的俱乐部将收取等额的引援调节费,处于盈利状态的俱乐部不需要缴纳引援调节费。
六是规范管理球员合同,坚决打击阴阳合同和逃税漏税行为。中国足协将联合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予以监督查处。
此外,中国足协还将出台规范职业足球俱乐部名称的相关规定,要求各足球俱乐部实现俱乐部名称的非企业化,即中性化名称。中性化的俱乐部名字应为中文,不得超过4个汉字,而且不得使用与俱乐部股东企业、实际控制人或关联方相似、相近的发音或汉字。
不过,考虑到中国足球1994年开始的职业化改革实际情况,规定中也有例外。比如俱乐部名称或简称,虽然最初不是中性的名字,但由于被某一俱乐部长期且连续地使用多年,致使该俱乐部或球队名称在社会及足球行业内,具有了较高知名度,形成的俱乐部品牌在球迷群体中具有普遍影响力,可以允许该俱乐部在规定时限内,向中国足协申请并批准,将该名称认定为“中性名称”。申请此类名称认定的俱乐部,应为2004年中超联赛前已参加甲A或甲B联赛的俱乐部,并且连续参赛行为持续至今。同时,俱乐部没有出现过所属地方会员协会的变更情况。以此而论,从1993年成立至今的北京中赫国安足球俱乐部,应该可以延续北京国安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