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9日 星期
关于中考语文复习的几点建议
陈桂梅,红旗路中学一级教师。从事语文教学多年,多次在市优质课竞赛、教学案例评选中荣获一、二等奖,多次辅导学生参加省市作文、阅读竞赛并获奖。

  年年中考,中考年年!又到九年级学子接受人生第一次检验的时刻,部分学生心理素质欠佳,有些紧张。下面,我主要就初三的语文复习谈几点建议,希望对大家有一点帮助。

  一、把握纲领,有的放矢。

  《中考语文考试说明》是中考的总纲领,命题的直接依据。为了不走弯路,提高复习的效率,准确地把握中考语文考试的范围和内容,减少盲目性,我们应该仔细解读2018年的《考试说明》,认真研究样题,特别关注其中的一些变化。今年的新变化是三种文体阅读都要考,五大板块变为四大板块。然后,对近几年中考试卷进行分析,明确考试方向,洞察考试热点,做到心中有数,使复习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二、专题板块,技巧复习。

  字音字形、诗词名句、名著导读、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要穿插复习,保证课本知识落到实处。建议在我们的平常的练习中建立自己的错字库,特别是默写时经常出错的字,时时“温故”。同时,在记忆的时候,不能简单的死记硬背,而要理解记忆。比如诗词默写中的“燕”和“雁”,只要大家记住“燕”与春天、与欢快喜悦有关,而“雁”与秋天、与悲凉思念有关就不会记错了。另外的基础知识,如成语、病句、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都要分类进行专题复习,掌握方法,练习检测,落实到位。

  关于现代文阅读,地区资料中有对各种文体常见考点的归纳,大家一定要有文体意识,要做到熟知不同文体的常见考点和设题方式,一看考题就能明确命题者的考察意图,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更要规范答题。比如说议论文阅读中关于第一段的作用,通常问“第一段列举……事例,有什么作用?”我们通常可以用这样的模式来答题:“1、激发读者阅读兴趣,2、引出论题或论点,3、作为一个事实论据论证论点。”实践证明,掌握了技巧,规范答题的同学要比那些自由发挥的同学更容易取得高分。

  课外文言文阅读,材料出自课外,但“根”在课内,考点的设置都可以从课本中找到相关联的知识点。因此,立足课内、辐射课外是最佳复习方式 。我们对课内文言文的常见虚词的用法进行归纳,对诸如“之、以、而、其、于、者、乃、然、则、焉”等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了如指掌,进而迁移到课外文言文的阅读中。另外,要积累大量的文言实词的用法。

  作文是中考生命线,它直接决定着语文成绩的优劣,对中考总分也会产生巨大影响,因此,作文复习应贯穿整个复习始终。我们要认识到,一篇好的作文要切题,要有真情实感,要有一个深刻鲜明的立意,一个新颖的选材,一个精巧的布局,一个精彩的开头,一个完美的结尾。大家一定要重视作文整理,建立自己的资料库。将过去写过以及平时摘抄的优秀作文按“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自然天地、想象世界、自我成长等主题进行整理,以积累素材。反复修改自己的文章,保证作文中要有吸引“眼球”的“亮点”。做到“稳中求新”、“稳中求胜 ”。

  三、重视细节,抓增分点。

  把握住细节就真正地抓住了增分点。

  首先,狠抓落实和规范。落实要分层次、分步骤,限定日期不打折扣;关于规范,力求在平时的默写、练习、考试中规范书写,力求达到规范、工整、美观的标准。每次考试,力保一字一格,字字清晰,做到书写规范、答题规范。

  其次,关注分值。每次测试都要强化关注分值确定角度回答问题的意识,“踩点”答题。例如:分值是2分,通常答一点或一句话即可;分值是3分的,通常答3点;分值是4分,回答的要点很可能是两个或四个。

  总而言之,语文是百科之母,在今后的中考高考中,“得语文者得天下”,希望大家一定要重视语文学科。最后预祝大家中考取得理想的成绩!

2018年5月29日 星期

第11版:咸安区红旗路中学中考备考经验交流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