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检方20日对“亲信干政”事件核心人物崔顺实以及总统朴槿惠核心幕僚安钟范和郑虎成一并提起诉讼,并在起诉书中明确指出朴槿惠是共谋作案的嫌疑人,引发舆论一片哗然。
朴槿惠被视为“犯罪嫌疑人”
据韩联社20日报道,韩国检方当天对“亲信干政”事件3名核心人物提起公诉,并认定总统朴槿惠与崔顺实等人存在共谋嫌疑,将朴槿惠视为“犯罪嫌疑人”对其展开立案调查。
韩国检方当天公布了对“亲信干政”事件涉案3人的中期调查结果。检方认定,崔顺实涉嫌胁迫53家大企业向其控制的Mir财团和K体育财团捐助774亿韩元(约合6559万美元)资金,因此以滥用职权、胁迫、诈骗未遂等罪名对她提起公诉。同时,检方对向企业逼捐过程中起到实质性主导作用的青瓦台前政策调整首席秘书安钟范,以及涉嫌向崔顺实泄露青瓦台及政府文件的青瓦台前附属秘书郑虎成共同提起公诉。
检方还表示,根据目前掌握的各种证据,可以断定朴槿惠与崔顺实等人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共谋作案嫌疑。
依据韩国宪法,在任总统享有刑事检控豁免权,因此韩国检方目前无法起诉朴槿惠。但韩联社报道说,检方已将朴槿惠视为“犯罪嫌疑人”,对其正式立案,并将持续进行相关调查。
朴槿惠开展反击
上周,面对“亲信干政”事件持续发酵,朴槿惠频频出击,一改之前的深居简出和谨言慎行,释放出不愿下台的强烈信号。
朴槿惠16日指示法务部,彻查釜山海云台地标项目开发商涉贿案,此举被韩国媒体批评为试图转移视线。韩国检方上周初曾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朴槿惠最晚在18日前接受调查,但朴槿惠将调查时间一拖再拖。分析人士称,朴槿惠是希望将调查拖至检方起诉崔顺实等人之后,以便根据到时公布的起诉书,来决定自己的下一步对策。
另外,青瓦台近日一改此前的消极态度,在官网首页显要位置开辟谣言澄清专区,针对朴槿惠在“岁月”号客轮沉没当天“消失”7小时等热点传闻进行澄清。种种迹象表明,朴槿惠希望向外界显示其仍具有对内政外交的掌控权,意欲挽回民心。
分析人士认为,朴槿惠之所以由守转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看到在野党并未获得民众的广泛支持。目前在野党阵营内部对于政局的走向仍没有统一意见。三大在野党在是否应与总统会谈、总理的推荐人选以及总统下台的具体方案等方面仍有较大分歧。韩国《中央日报》19日发表社论指出,如果只是寄希望于民众的烛光集会,这样的在野党不具备执政资格。
掌控局势困难重重
目前,韩国国内反对朴槿惠的呼声高涨。盖洛普韩国最新民调结果显示,朴槿惠的支持率已经连续三周停留在5%,高达90%的人对其执政表示不满。
19日晚,首尔再次出现要求朴槿惠下台的大规模集会。据组织者称,当天集会有约60万人参加。除首尔外,大邱、光州、大田和济州等60多个地区也出现了大规模集会。
与此同时,“亲信干政”事件持续发酵。韩国检方20日起诉朴槿惠“身边人”并直指她涉嫌共谋作案,这是对朴槿惠形象的沉重打击,令她重拾国政的计划遭遇严峻挑战。
另据韩国媒体报道,目前执政党新国家党内有人认为,尽管朴槿惠政府的实权已被大大削弱,但只要坚持到明年1月中旬以后新国家党下届总统潜在有力候选人潘基文回到韩国,该党届时或将迎来转机。
前景扑朔迷离
未来韩国政局的走向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一方面,朴槿惠明确表达了不会主动下台的态度;另一方面,随着国会通过与“亲信干政”事件相关的特别检察法案和国政调查计划,加之检方在起诉材料中明确将朴槿惠列为嫌疑人,未来通过启动弹劾程序迫使朴槿惠下台的可能性正在增加。
然而,对于在野党而言,推进对总统的弹劾程序并非易事。目前韩国国会共计300个议席中,在野党及无党派议员有171席,要达到弹劾案所需的至少三分之二票数,至少还要获得29名执政党议员的支持。而且,弹劾案即使经国会审议通过,最后还需要得到宪法法院的最终裁决认可,弹劾决议才能正式生效,审判过程最长可达180天。
韩国媒体分析说,认可弹劾决议,需要宪法法院9名法官中至少6人同意,但这9名法官多为执政党新国家党认可之人,让他们同意总统弹劾案难度很大。
观察人士认为,目前韩国政坛形势纷繁复杂,在野党和执政党都没有明确对策,随着未来调查的深入,可能有更多内幕被逐一揭开。即使在野党最终推动了对朴槿惠的弹劾程序,这也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韩国政局的混乱恐将长期持续。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