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0日 星期
又见水塘对虾蹦
汀泗桥镇古塘村生产自救见成效

  本报讯(记者 王奇峰 特约记者 胡剑芳)10月5日,在咸安区汀泗桥镇古塘村70亩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10个塘里增氧机催起白水花翻滚,几个村民正按量放着虾食料,中指长的白对虾儿时而蹦出水面,溅起浪花朵朵。

  “随着这些虾子上市,可以很快挽回7月大水冲走的损失”,正在虾塘里干活的贫困户姚利龙说,这个虾基地是我们的命根子,是我们村10多个贫困户的希望呀。

  今年,古塘村多方筹资百万余元,挖土、修机耕路,建成了70亩虾池。眼看虾子将上市,没想到7月份一场大水袭来,把村民的希望冲得一干二净。正当村民一筹莫展时,咸安区下达扶贫政策,镇村也对虾池给出一定补偿,区地税局又拿出扶持资金5万元,消毒虾池,限量投虾,标准喂食,又一拔虾终于要上市了。

  “不出意外,这批虾出手后,成本贷款可还清了,贫困村民除了务工费还可分点红利”,村副支书姚文祥说,由于离城区近,且虾肉嫩鲜活,虾不愁销路,还没上市就接到不少预订单。

  咸安区水产局技术人员黄赞介绍,预计每亩水塘产虾约450斤,每斤批发28元左右,可回笼资金80万元。

2016年10月10日 星期

第03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