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多了胡萝卜会导致不孕?5颗樱桃核能毒翻一个成年人?网传视频中蒜薹蘸着福尔马林卖?最近很火的这些说法统统都是谣言——北京市科协、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近日共同发布“2016年5月‘科学’流言榜”,最近网上众多流言“被真相”了。
胡萝卜吃多了容易不孕?
胎儿不能缺胡萝卜素
流言>>>
一篇2005年的旧报道最近又开始流传:“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金南医师发现,过量的胡萝卜素会影响卵巢的黄体素合成,分泌减少,有的甚至会造成无月经、不排卵、月经变乱。研究人员解释,这可能是β-胡萝卜素干扰了类固醇合成所造成。
真相>>>
胡萝卜素的生理功能,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是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二是直接参与某些新陈代谢过程。
对于胎儿来说,维生素A对细胞分裂、胎儿器官和骨骼发育和成熟、免疫系统的维持(增强抗感染能力)都有着重要作用。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孕妇,尤其是不发达地区的孕妇,通过食用胡萝卜、南瓜、全奶等富含维生素A或胡萝卜素的食物,改善孕期环境。缺乏胡萝卜素,会导致胚胎早期死亡、不受精和受胎率下降。
传统上认为,β-胡萝卜素的毒性很低。很多间接证据表明,每天摄入15到50毫克的β-胡萝卜素不会产生副作用。通常情况下每100克生胡萝卜仅含有约8mg的β-胡萝卜素,一般人无需担心β-胡萝卜素中毒。假如长期大量摄入胡萝卜素,有可能在皮肤、皮下脂肪组织等部位沉积。临床上表现为皮肤发黄,称之为胡萝卜素血症。一般认为无害,停止食用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几周即可缓解。
蒜薹蘸福尔马林?
其实是会降解的保鲜剂
流言>>>
最近网上流传一个视频:工人将蒜薹的尾部浸入到白色的不明液体中,随后拎出堆放在一起。有人怀疑是为了防腐而使用的福尔马林,网友纷纷表示不敢吃蒜薹了。
真相>>>
视频中的白色液体不符合福尔马林无色、透明的特征。农业部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北京)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长王凤忠介绍,用来蘸蒜薹的乳白色液体是一种蒜薹保鲜剂乳液,其主要成分是咪鲜胺,可有效抑制蒜薹贮藏期霉变、老化,结合冷库贮藏可使蒜薹的贮藏期延长至8个月以上。
咪鲜胺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杀菌剂,属于上面说的液剂,从咪鲜胺在其他农产品中残留代谢情况看,常温下咪鲜胺的半衰期约为10天,1个月后降解率可达90%;冷库条件下70天左右降解率可达90%,若蒜薹经过8个月贮存,其中残留的咪鲜胺已经降解了。
母乳宝宝一定要喂水?
前6个月没特殊情况不需要
流言>>>
最近,一篇名为《母乳宝宝不用喂水?信它,你就被坑大了!》的文章在微信里流行,文章宣称从出生起就“一定要给宝宝喂水”,理由是“有利于培养宝宝的喝水习惯”、“有助于清洁宝宝的口腔”、“能够缓解宝宝的便秘现象”。
真相>>>
世界卫生网站明确声称,“母乳的宝宝在六个月大以前,即使天气热也不该喝水”,这是因为水可能不干净,导致宝宝感染疾病。母乳里有80%以上的成分都是水,所以当宝宝感到渴的时候用母乳喂即可,既能解渴又防止感染。
至于给宝宝喂水的三个理由,也都不必担心:宝宝喝水的习惯可以在6个月之后再培养;宝宝乳牙通常要6个月之后才会长出来,六个月以前不用太担心口腔清洁的问题;在母亲摄入水分不够的情况下,母乳喂养的宝宝的确可能出现便秘的情况,因此母亲应该每天多喝水,而不是给宝宝喂水。
5颗樱桃核毒晕成年人?
流言>>>
最近微信上热传一段“樱桃核有毒”的小视频,“嚼5颗就毒晕一个成年人”,引起了很多人的担忧。
真相>>>
苹果、沙果、杏、梨、李子、枇杷、樱桃等的种子里的确含有氰苷。氰苷本身是无毒的,但是当植物细胞结构被破坏时,含氰甙植物内的β-葡萄糖苷酶可水解氰苷生成有毒的氢氰酸,就可引起人类的急性中毒。
但事实上,每克樱桃核仁中的“氰苷”,折算为氢氰酸后大约只有几十微克,而氢氰酸导致人中毒的剂量,约为每公斤体重摄取2000微克左右。
假设每克樱桃核仁能“产生”50微克氢氰酸,一个体重60千克的成人吃下2.4千克的樱桃核,才会出现中毒症状。 (来源: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