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疾控中心联合中国控烟协会召开新闻通报会,公布了自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领导干部“禁烟令”一年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执行情况的最新调查数据。其中,黑龙江、湖南、广西、青海四省区既无发文又没有其他举措,成为死角。
吸烟有害,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据中国控烟协会常务副会长许桂华主编的《走向健康发展的战略选择》统计,我国的吸烟人数已达3亿以上,吸二手烟人数更高达7.4亿;相关的其他损失姑且不论,单是每年因吸烟致病死亡人数就有120万。
公共场所必须禁烟。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批准世卫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我国政府承诺从2011年1月9日起公共场所禁烟;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把禁烟和作风建设连成一体,意在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杜绝“烟草腐败”,把公共场所禁烟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禁烟是革除国民陋习、倡树社会公德的举措,也是净化生活环境、保障身体健康的民生工程,并非只是关乎生活习惯的小事。中央禁烟令一下,不少地方就迅速跟进,积极出台实施细则,采取措施减少公共场所被动吸烟。然而,在“禁烟令”下发的一年里,黑龙江、湖南、广西、青海四省区却俨然成了“独立王国”,不但没有禁烟的其他举措,反而连发文件来应付应付的工夫都省略了。这四地“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的底气何来?的确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何以行政?你说你的,我做我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实用主义”至上,“保护主义”、“本位主义”抬头,于自己有用的就执行、于我不利的就弃之一旁,甚至我行我素,另搞一套……就是这样一些有“衙门作风”的领导干部,当作为时却不作为,心中只打着自己和小团体的“小九九”,完全置整个国家、社会的发展大局而不顾。“禁烟令”的执行有死角,给党和政府敲响了警惕行政过程“肠梗阻”的钟声。
“窥一斑而知全豹”,禁烟令的执行藏死角,就不能排除其他方面的政策死角,这其中有何猫腻存在?相关部门倒不妨搞个调查。或许,顺着藤藤还能摸出一些瓜。
(作者:闲看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