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级相关部门按照“以客为主、安全第一、服务至上、保障有力”的总体要求,做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等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运力统筹,强化安全监管,提升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出行需要。(1月6日 《劳动日报》)
年年岁岁春运不同,岁岁年年抢票相似。春运铁路一票难求,已成为每年难释的“春怨”。大多数人也清楚这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出行需求与铁路运能缺口造成的,所以,民众对短时间内能完全改变这一供需矛盾,其实并不抱太大的希望。
春运一年比一年有进步,才是民众最大的期待。今年,铁路推出火车票预售期延长至60天的新政,本是为缓解购票压力的创新之一,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谁知道又伴生出科技“黄牛党”和“囤票族”。解决老问题、消除新问题,不断推陈出新改善服务,但难逃受累挨骂里外不是人的窘状,似乎是铁路部门每年春运期间难逃的宿命。
春运本来就是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决非铁路一家能完全解决。只有在不断的发展探索中创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回乡返程难的春运难题。今年春运,我们欣喜地看到较往年的一个大进步是: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宣布,将联手共同做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等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运力统筹,强化安全监管,提升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出行需要。这既说明综合解决春运难问题被提上了新的高度,又展示了全社会共同助力春运的新气象。
当然,能否提前调配运力资源、全力保障旅客出行安全,应对可能出现的冰冻、极寒等恶劣天气和大批旅客滞留等突发事件、及时发布各类信息,方便旅客合理安排出行,是检验各运输部门协调统筹能力的试金石。面对春运回家难的现实考题,五个手指握成一个拳头出击,形成共识才是春运进步的源动力。
与普通人相比,“黄牛”在网上购票显然更具“技术优势”和“设备优势”。“黄牛”的强势介入使普通人购票的成功率降低。如果铁路系统不能从技术等方面解决问题,那么很多人无奈而现实的选择,就是放弃自己在网上购票,而以加价的方式委托“黄牛”。这样自然会使“黄牛”更牛,牛到人们只知有“黄牛”,而不知有铁路监管部门的存在。
春运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的人类大迁徙。在40天左右的时间里,将有20多亿人次的人口流动,占世界人口的1/3。这些“之最”不是一天形成的,也不太可能一下子就能真解决。因此,铁路部门不应将春运的目标定位于去解决一票难求,而是要一年比一年有进步,让每个人都能出行安全舒心。至于春运的出行问题,还是需要全社会合力来解决,光铁路一家是背负不起这许多愁的。 (据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