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葛建伟 特约记者 胡剑芳 通讯员 郑进平 陈卫东)昔日是杂草丛生的泥沙荒地,今日却长满绿油油的蔬菜。这是下岗职工郑良红自主创办的“咸安区香泉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杨堡基地”。
12日,记者在咸安区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来到了该基地采访郑良红。走进基地,只见一望无际的大棚蔬菜枝繁叶茂、郁郁葱葱,长势喜人,处处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如果不与他交谈,真看不出眼前这位气度不凡的儒雅“绅士“,曾经是一名下岗职工。
据介绍,郑良红今年42岁,咸安区官埠桥镇小泉村10组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招工进入咸宁市驻京办工作,后调入市接待办工作,2004年买断下岗。打那,他先后从事竹木加工、工程建筑,一干近10年,由此,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
近年来,随着市场变化,工程建筑行业有些萧条,对此,郑良红审时度势,经过调查分析瞄准了现代特色农业——蔬菜种植。并于2013年创办了该专业合作社蔬菜基地,地址位于双溪桥镇杨堡村7组,以蔬菜种植生产、销售、农业技术推广于一体,注册资金1800万元,社员46人,其中技术人员6人,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种植经营模式。一期流转土地210亩,总投资1000万元,建智能育苗大棚15亩,钢架拱棚195亩。
今年基地已育苗400万株,产值400万元,种植品种主要有西兰花、西红柿、芸豆等10多种品种,预计产量1600吨,产值1000万元,纯利润可达200万元。
“今后我将不断创新,自主创业,拓展蔬菜种植范围,增加蔬菜种植品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最后,郑良红充满信心地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