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吴青朋)出生于1981年的张招荣是咸安区永安环卫处最年轻的垃圾清运工,每日面对难闻的恶臭,33岁的他早已习以为常。他的同事称他为爱岗敬业的“80”后,但他说:“为了城市美好环境,累一点值得。”
10日临近中午时分,在咸安区永安东路垃圾中转站点,一股臭气扑面而来,过往行人纷纷掩鼻快步走过。记者在这里见到了正在清运垃圾的张招荣。他不善言谈,但干起工作一点不含糊,动作麻利地把一车车垃圾倒进大型垃圾压缩车内,很快,中转站的垃圾就清理完毕:“垃圾味道难闻,飘到路上会影响市民,所以得快点清理完。”
2011年,原本从事送货工作的张招荣加入了环卫工人的队伍。三年来,每天早上6点,他总会提前10分钟到岗。他主要负责青龙路、金桂路、银泉大道、永安东路等城区道路垃圾的中转,一天循环4次,除去中午回家吃饭的时间,他要从早上6点忙到晚上6点多钟,这期间他要往垃圾压缩车内倒100多车(手推垃圾车)垃圾,约20多吨。每次司机将大型垃圾压缩车开走后,他总是认真地把垃圾池周围打扫得干干净净。不但如此,自己份内事做完还会帮助同事完成工作任务,经常误点下班。
时间久了,他的手上磨起老茧,手指也粗糙变形。他对此毫无怨言,总是对人说,作为一名年轻的环卫工人,吃点苦是应该的。
2013年7月,张招荣在青龙路中转垃圾,右脚被废弃木板上的铁钉扎伤。他想到自己不干的话,路段卫生无法保障,于是坚持带伤工作。环卫处领导检查工作时,发现他一瘸一拐地工作,让他回家休息,可他仍挺了下来。后来,直到脚上的伤口发炎恶化,他才不得已请假上医院打针治疗。情况稍有好转,他马上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张招荣是单位里出了名的热心人。很多不是他职责范围的工作,只要向他开口,他从不推辞。
张招荣说,相较于在路面打扫,在垃圾中转站做清运工作,环境更差些,因为垃圾又脏又难闻。不过,他热爱自己的工作,从没想过撒手不干,还想一直干到自己退休为止。
“很多人都认为环卫工人是弱势群体。”张招荣说,他相信环卫从业者的年轻化会改变这种偏见,更希望环卫工人赢得人们的“平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