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流经嘉鱼上百公里,其中,宜港岸线长达50多公里,深水港岸线接近30公里。这优势,在咸宁县市区中,嘉鱼独一无二。
今年,随着长江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国务院出台一系列相关利好政策,可以说,嘉鱼迎来沿江大开发、大发展的大好机遇。
于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摆在嘉鱼决策者面前:沿江大开发,嘉鱼怎么办?
嘉鱼县委书记熊征宇信心满满:“我们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把嘉鱼真正建成湖北经济强县,长江临港新城。”
如何开辟大通道?
嘉鱼和洪湖隔江相望。而洪湖,身处沃野千里的江汉大平原。
一直以来,建一座长江大桥,是嘉鱼30万人民做梦都想的事情。为什么?理由很多,最根本的是,有利于加强经济往来,加快经济发展。
2011年10月,新一任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成立后,倾听群众呼声,顺应群众关切。很快,兴建长江大桥摆上全县重要议事日程。
消息传开,有些人不以为然,还说“这是白日做梦”。
开弓没有回头箭。县里成立了长江大桥重大项目领导小组,熊征宇亲自挂帅,出任组长。
嘉鱼长江大桥从立项到开工,必须要通过22道审批关卡。仅土地预审一项,县委书记熊征宇至少5次专程赶赴北京,辗转部门之间,汇报相关情况,争取上级支持,终于拿到批文。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事实上,与嘉鱼同步申报的另外6座长江大桥,唯独嘉鱼长江大桥项目率先获准开工。
县交通局副局长金敬东说,总投资32亿元的嘉鱼长江大桥,北接汉洪高速,南连咸黄高速,扼武汉城市圈高速外环之要冲。目前,引桥工程正在加紧施工,主体工程将于年底动工。
跟长江大桥一样,嘉鱼长江港口码头建设风生水起。
为什么要建设长江港口码头?有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
长江嘉鱼陆溪段,有个万吨级深水码头,由葛州坝嘉鱼水泥有限公司兴建,整个投资1.2亿元。公司党委副书记张春明说,码头主要用于运输煤碳、钢渣、炉渣等,仅运送水泥熟料一项,每年运输成本3000多万元,相当于公路运输成本的四分之一。很显然,黄金水道确实生金吐银。
11月4日,在长江嘉鱼高铁岭段,临江山物流园区综合码头工程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据了解,这个码头属于嘉鱼港石矶头港区,已经纳入省十二五重点项目库。新建3000吨级泊位4个,年吞吐量480万吨。截至10月底,完成工程投资5600万元,占总工程量的70%,明年3月可试营运。码头建成后,将大大提升全市港口的吞吐能力,还可以大大节省运输成本。
近几年,在嘉鱼境内,武深高速、武汉外环高速、咸潘一级公路全线开工建设,武嘉公路、城区三环线、京珠连接线改造等沿江快速通道相继建成通车。
离嘉鱼江堤新街段不到一公里处,武汉外环高速公路建设现场,数十台大型吊车、压路机、运输车来回穿梭,上百名工程施工人员忙碌不停。
“这段高速通道也是嘉鱼长江大桥的连接线,今年6月开工,下个月完工,工程造价一个多亿呢。”负责施工的中铁四局项目总工程师韩辉介绍。
水陆并进,通道大开。在全省48个沿江县市区中,嘉鱼赢得长江大开发的发展先机。
如何筑牢大平台?
曾有一段时间,嘉鱼8个镇,镇镇兴办工业园区,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践证明,效果不好。
2012年以来,县里收紧“拳头”,集中力量,重点建设“一区三园”(嘉鱼经济开发区和畈湖临港工业园、石矶头低碳经济产业园和高铁临江产业园)。
近年来,嘉鱼经济开发区整合鱼岳、官桥、新街三个镇级工业园资源,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江建斌说,先后投资5亿元,建设“六纵五横”园内路网,水电、通信、热气、燃气、排污等配套设施日臻完善,园区面积拓展到50平方公里,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04家。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畈湖临港工业园已承接武汉等地90多家精细化工企业,目前又成功引进三三重工、柳州嘉诚等汽车装备龙头企业,投资10多亿元打造汽车零配件生产基地。这个工业园将成为嘉鱼的第二个省级开发区。石矶头低碳经济产业园和高铁临江产业园园区规划、产业定位清晰,发展势头迅猛。
在抓好“一区三园”建设的同时,嘉鱼一批现代物流园区建设方兴未艾。
走进新街镇冷链物流园区,偌大的场地,气势恢宏。镇党委书记杨新武说,这个园区投资1.2亿元,集冷冻保鲜、农产品展示、仓储交易功能于一体。去年10月签约,今年4月开建,年底建成后,将大大缓解全县农产品储运问题。
筑牢大平台,引来“金凤凰”。今年以来,嘉鱼组建7支招商小分队,纷纷外出招商引资。县委书记熊征宇、县长余珂等县领导分别带领招商小分队,赴柳州、广州、南京等地,推动项目洽谈,推进项目落户。
一时间,一批上市公司和知名企业纷纷入驻嘉鱼,投资兴业。中港、中远等港航建设“大鳄”,在嘉鱼沿江摆开战场,新建和改造一批5000吨级深水港口,对接武汉新港。
举个例子。在嘉鱼经济开发区,上市公司雅戈尔集团与湖北富士高新技术有限公司携手打造的汉麻服饰项目,总投资26.5亿元,一期工程今年7月动工,明年投产后年产麻纱和混纺纱8100吨,产值6亿多元。
县招商局局长周红群说,今年头9个月,全县新签约项目86个,其中亿元项目12个,共引进资金195.5亿元。
如何建设大产业?
嘉鱼的干部群众心里明白,沿江大开发,除了开辟大通道,筑牢大平台以外,还必须依托产业支撑。否则,就是一句空话。
县经信局局长朱明凤说,目前,嘉鱼管材、纺织服装、冶金矿产、精细化工等四大产业不断扩张,汽车装备、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异军突起。
在嘉鱼经济开发区,湖北嘉麟杰纺织品有限公司兴建的纺织生产基地,占地300亩左右,一栋栋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
湖北嘉麟杰纺织品有限公司隶属上海一家上市公司,主要生产高档针织面料、羊毛、双面绒、品牌服装等产品。2012年底,这家公司落户嘉鱼。
湖北嘉麟杰纺织品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卜少石说,整个项目投资5.9亿元,分三期完成。一期工程投资4亿元,去年年底开工建设,再过几个月就可投产。年产值超10亿元,税收过8000万元。
朱明凤说,嘉鱼已经建成百亿管材产业集群,而纺织服装年产值已过70亿元,正在向百亿产业集群冲刺。
说了工业说农业。
嘉鱼是蔬菜大县和水产大县,如今正在向蔬菜强县和水产强县转型。
在嘉鱼设施蔬菜示范区潘家湾镇四邑村新农果蔬科技园,60多名工人正在精心侍弄着一排排冬暖大棚,微喷、吊幔、施有机肥……“1亩大路菜年收入2000元,传统大棚年收入4000元,冬暖大棚则可达到10万元。”科技园老板张太军告诉记者,今年,他投资1600万元,新建设施蔬菜基地260亩、冬暖棚30个,每个棚内水、光、温控制在最适宜生长条件,小黄瓜、西兰花等品种半个月就可出一茬。
县农办主任陈良成说,全县已建8个现代农业示范区,一批国字号品牌脱颖而出。白果树村有机水果入选农业部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渡普镇赤城湖渔场被农业部评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大岩湖叉尾鱼回良种场成为全国最大叉尾鱼回种苗繁育基地。
旅游业一直是嘉鱼产业发展的“短腿”,近年来已成为产业发展的“重头戏”。
10月16日,在嘉鱼县城,2.4公里长的三湖大道开工。这条路建成后,将连接岳公路、南门大道和三环线,有力推动环三湖连江旅游圈建设。湖北嘉洲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将沿路打造低碳生态示范小区,建设沿湖商业街、五星级酒店、国际品牌购物广场、民族印象博览村、会展中心、体检疗养中心、两岸三地花博园等业态,项目总投资6亿元。
投资2亿元的山湖温泉度假区将启动二期工程,投资4000万元的长江水世界、投资7亿元的岳公广场等项目签约落户……
县旅游局局长殷先俭说,嘉鱼瞄准江南水乡特色和华中优秀旅游目的地,一面招商建景区景点,一面包装营销推介,仅今年国庆黄金周,就吸引武汉等地游客17万人次。
如何推动大发展?
在沿江大开发的进程中,嘉鱼开辟大通道,筑牢大平台,建设大产业,推动大发展。
早在2012年,嘉鱼区域发展和经济协作局在全国县级率先设立,专司武汉新港建设、武汉城市圈协作和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协调服务。局长胡本强告诉记者,围绕沿江开发,县里组织编制完成了《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 、《临港新城建设规划》、《武汉新港嘉鱼港产业规划》、《嘉鱼港集疏运网络规划》等。同时,制定了行动路线图。简单说,就是“两区两城、两圈两带”。
胡本强解释道,“两区两城”指的是将嘉鱼建成全省重点开发主体功能区和“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全力推进咸嘉新城和长江临港新城建设。“两圈两带”指的是构建泛三湖连江生态文化旅游圈和泛参子湖休闲度假旅游圈,加快建设沿江小城镇经济带和垂江新型工业带。
再好的蓝图,还要靠人去实现。近两年,嘉鱼先后从全国各地招聘各类专业人才200人左右,充实到各个关键岗位。
县发改局局长耿协刚说,县里领导数次带队,跑武汉,奔北京,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力求重大项目支持。目前,全县项目库已收集项目109个,涉及沿江交通基础设施、沿江产业布局、沿江城镇建设等领域,总投资316.75亿元。
湖北华亿通橡胶有限公司是一家高科技环保企业,在县发改局的支持下,正在申报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和企业转型示范企业。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董方钢说,这几年,企业经济效益连年上升。目前,正在抓紧二期项目建设,明年底投产后,公司将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废旧轮胎回收处理企业,可实现年产值10亿元,创税收7000万元,带动就业1000人。
大潮奔涌逐浪高。嘉鱼建设湖北经济强县,不忘打造长江临港新城。
近几年,嘉鱼投入2亿余元,实施背街小巷硬化、环卫设施新增、下水道改造、旱厕改造……目前全城88条巷子、31个公厕都有人保洁,全城的垃圾死角都被“翻了个底朝天”。
县里筹资2亿多元,建设全省县市一流的综合性文体中心,标准化足球场、网球场免费开放。陆续建成二乔公园等6个公益性开放式绿地公园,城区绿化率达39%,人均公园面积达9.2平方米。
县里投入2亿元,建设的新嘉鱼人民医院已经竣工,床位翻了一番。“除了少数疑难病症,一般的手术都能在县里完成。”医院负责人说。
嘉鱼县城,面积仅15平方公里,居民不过12万人,至今已连获4块“国字号”奖牌:全国文明县城、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
一组数据令人欣喜:今年头9个月,嘉鱼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50.5亿元,同比增长21%;完成财政收入8.2亿元,同比增长17.4%;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