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7日 星期
柯于明:十年辛苦,痴心树起鄂南“茶牌坊”

  缤纷初夏,高柳新蝉。他微笑着向我们走来,手上捧一本沉甸甸的煌煌新著。

  这是他苦苦孕育十年终于横空出世的“小生命”。十年里,他爱茶香,痴茶韵,绘茶史,“孩子”也因而姓“茶”名“牌坊”。

  就这样,《茶牌坊》携着鄂南百年茶事,带着中华千年茶香走进了我们的视野。

  他是谁?他就是咸宁市第一位“中国作协会员”、鄂南地区唯一的“国家一级作家”、媒体上宣传的“全才作家”、文友们称赞的“做人低调、做文高格”的市文联主席、作协主席柯于明。

  在行走中,邂逅悠扬的“茶之香”

  几十个春秋,柯于明一直做着一个“文学梦”。

  背上简单的行囊,带上厚厚的采访本、备上干粮和手电筒……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柯于明怀揣着“文学梦”行走在鄂南大地上,风雨无阻,日夜兼程。累了,席地而憩;渴了,山泉为饮……柯于明快乐地享受行走带给自己的灵感:巍巍高山是他的力量、潺潺流水是他的素材、市井百姓是他的情感……很快,他声名鹊起,在中国最高诗歌刊物《诗刊》上发表诗作,成了当时影响全国的鄂南新乡土诗“山雀子”派的主要诗人之一。他自创一格的“幽默小散文”更是广受欢迎,《世网点击》、《世风杂录》、《世象品弹》三个专栏200多篇作品,将他的散文创作推向一个全新的平台。

  其实,小说创作才是柯于明的最爱。他早年就加入了“中国微型小说学会”,创立“咸宁市微型小说学会”并任会长。他创造了一年时间在《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用稿50多篇的奇迹,令同行们羡慕不已。

  众所周知, 鄂南是我国重要产茶地和中欧万里茶路的起点之一。在几十年的行走中,柯于明发现除了羊楼洞是中国青砖茶的故乡,还有杨芳林、柏墩、沙坪、新店都曾是红火一时的茶镇,并耳濡目染了许多茶事。

  就这样,茶的故事走进了柯于明心中,走进了柯于明的小说计划里。

  2004年开始,柯于明利用业余时间深入茶区进行了艰苦的采访。阅读数十本茶业书籍,奔走了上万里路,拜访了50多位茶业老艺人,写下了十余本采访笔记……柯于明用脚步在丈量着茶业的历史厚度,用汗水去追寻着茶业的文化精髓,用生命去收集着茶业的传奇故事。

  确实,鄂南大地,给了柯于明最美的灵感;茶人茶事,给了柯于明最好的素材,执着追梦,给了柯于明最大的舞台……

  在苦乐中,写就感动的“茶之魂”

  成功,总是给有准备的人。

  2010年7月19日,首届“省作协长篇小说重点项目”正式启动,倡导作家以本土、原创为前提,以长篇小说形式表现湖北的历史与现实,力求创作出有大格局大气象的精品力作。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收到全省各地作家249个申报题材,其中柯于明申报了自己跟踪采访了多余年的茶行与茶业的题材。

  省作协组织专家进行五轮评选,以招标方式遴选出20位主创作家进行创作。鄂南茶业历史悠久、规模壮观,尤其是中国近代茶叶贸易更是浓墨重彩,柯于明以这段“百年辉煌”为大背景的题材优势,顺利获得专家评审通过。

  手有大量素材,脑有故事框架,心有经验积累……柯于明满怀信心进入创作阶段。多少回,在睡梦中构思情节;行走时,在脑海里演绎故事;夜已深,台灯下敲打电脑……创作过程是艰辛的,又是快乐的。柯于明虽然与寂寞相守,与孤独相伴,但却与小说中的人物同欢同乐,同喜同悲,演绎着一幕幕令人感动的故事。

  其实,鄂南茶史既是一部辉煌史,又是一部悲壮史。由于晚清时政衰败,英、俄等国茶商得以深入鄂南茶区,以另一种方式实施着“八国联军”入侵,展开全面的经济掠夺。中国茶商凭着坚韧和智慧与外商抗争,历练成了宝贵的“茶商精神”,可歌可泣。

  正因为历史太悠久,文化太厚重,茶行太专业,茶商精神太崇高,一向态度严谨、追求高格的柯于明的创作过程并非一蹴而就,甚至曾经有过放弃的念头。

  此时,省作家协会的几位领导方方、梁必文、高晓晖都给他鼓劲,著名评论家於可训给他支招,湖北科技学院鄂南茶文化专家定光平给他提供不少资料……温暖的鼓励,众人的相助,柯于明没有任何理由放弃,他只有攒足了干劲,继续前行。

  多年关注,三载写作,数易其稿……2013年,32万字的《茶牌坊》终于脱稿。

  在艺术中,立下经典的“茶牌坊”

  数十位专家再次聚首,将签订扶持的20部作品再次层层甄选,10部反映湖北的历史与现实、有大格局大气象的精品力作入选。《茶牌坊》以其再现了恢弘的湖北百年辉煌茶史、成功塑造了“鄂商形象”、创造了全新的艺术文本等优势,赢得了宝贵的一张“入场劵”。

  众所周知,在现有的茶业小说中,对女性在茶业发展上的贡献几乎是视而不见。柯于明的《茶牌坊》第一次正面塑造了女茶商的形象,在她身上,体现了鄂商“在商言义、精忠报国、崇尚诚信、仗义执言、为富求仁、乐善好施”等精神品格。著名评论家於可训认为:作品“不仅具体再现了一部尘封已久的鄂南茶史,而且也让人从中体悟到一种独特的‘鄂商精神’,对今天重振鄂南茶业,弘扬‘鄂商精神’,无疑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4年5月22日,省作协在汉举行10部本土题材长篇小说新书首发式和影视推介会,期望能促使小说尽快改编成影视作品。《茶牌坊》赢得了一片赞誉声,并吸引了多家影视公司的关注……

  轻轻翻开《茶牌坊》,茶香与墨香竞相飘袭,让人完全沉醉于故事的演绎中。柯于明在人物塑造、结构技巧、叙事风格、语言运用诸方面作了全新的艺术探索。在写人与写史上,“把一部鄂南茶史,溶解于主人公的人生经历,又通过透视主人公的人生经历、命运遭际,解剖各色各样的人性,从这种透视和剖析中,塑造主人公的形象,凸显鄂南茶商精神。”背景广阔,人物众多,追求大气魄、高境界,营造一种大气势;交叉运用多种文学样式技巧,包括诗的意境生成,传统戏剧中冲突的设置和展开等;注重画面感、可视性,方便改编成影视剧。无论从当代乡土小说、历史小说、还是从行业小说、情感小说的角度上,都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在柯于明的心中,主人公雷梦瑶美到了极致,是一缕永不消逝的飘香的茶魂。在读者的心中,柯于明的《茶牌坊》也美到了极致,是一座高高矗立在鄂南乃至荆楚大地的文学艺术的牌坊……

2014年7月17日 星期

第11版:走读城市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