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仿佛生来就是准备当作家的。沾了大作家冰心的名气,配上祖先赐于的姓氏——成,好像不成为作家反而对不起自己的姓名,更对不起九泉之下老爸的那份心思。
然而,梦想与现实总是相差太远。我常自我介绍,因为成不了“冰心”,所以老爸给我取名叫“成”冰心。他老人家哪里知道,长大后的女儿成了导游,成了女汉子,却总难圆他的美梦,成为“冰心。”
母亲时常唠叨,有点文艺范的老爸,非得给宝贝女儿取个让自己满意的名字。他翻阅字典,琢磨一大堆名字写在本子上,折腾半天,觉得这个也不好,那个也不行。
爷爷见老爸为我这个“丫头片子”取名这么费劲,重男轻女的他,在饭桌上脱口而出就叫“雪花”得了。老爸一听,脑袋摇得像个拨浪鼓,坚决反对。拗不过老爸,爷爷丢下一句:孙女的名字让你取,以后孙子的名字得由我来。
取名的灵感源于老爸在书中无意间读到了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诗句,他顿时豁然开朗,欣喜若狂地跑来告诉母亲:“咱们女儿的名字就叫冰心,好不?她是冬天出生的,我希望女儿长大后,冰雪聪明。大作家谢婉莹的笔名就叫冰心。‘成冰心’,有意境,有希望。”
两岁时,我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官方名字,告别了出生以来“毛毛”的称呼。
成“冰心”第一次带给我的烦恼,是小学六年级。语文课上我们学习《再寄小读者》。老师才说本文的作者叫冰心,班里调皮的同学一个劲地高喊着我的名字,尤其将“成”字重重的念出来,那个刺耳的尾音让我无地自容。回家后,我十分委屈地向母亲抱怨:你们怎么给我取个这样的名字,一点也不好!母亲笑着说:这是你父亲给你人生中的第一份珍贵的礼物。他绞尽脑汁的为你取名,就是希望这个陪伴你一生的三个字,能带给你无限的祝福,与大作家冰心没关系。
母亲的话,让我一下子释然了,那是父亲生前留给我一生的爱。
自己有孩子后,也为儿子的名字煞费苦心,总想取个最好的名字送给孩子,能带给孩子好的福气。学前人翻《康熙字典》,仿今人查电脑网络,为此彻夜不眠,在这个过程中,我突然悟出了当初老爸的用心。
再审视这个曾经让自己很不满意的名字,猛然觉得我的名字不仅仅是外在的那三个字,而是内在的我所认同的生命力,成为谁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成为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