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天前,咸安区官埠桥镇孙家庄小学四年级学生伍燕在心愿卡上一笔一画写下了心中的愿望;20多天后,她藏在心中多年的愿望——想要一条粉色连衣裙,终于实现了。
5月30日上午,孙家庄小学的教学楼前一片沸腾,48名留守儿童听说自己的愿望即将实现,高兴地欢呼着。这场由共青团咸安区委与5个区青年文明号单位、志愿服务队参与的“圆梦行动”,让孩子们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
微心愿锁定48个留守儿童
“希望拥有一条粉色连衣裙”、“希望拥有一个羽毛球拍”、“希望拥有一个漂亮的书包”、“希望拥有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擦”……孙家庄小学48个留守儿童的“微心愿”,被记载于一张张梦想卡片上。
地处偏远农村的孙家庄小学110名小学生中,有48个是留守儿童。
5月初,为给留守儿童送上一份特殊的礼物,共青团咸安区委启动了“大手拉小手、圆梦微心愿、传递正能量”关爱活动,将爱心指向了孙家庄小学的这48个留守儿童,委托孙家庄小学收集这些儿童的“微心愿”。
“孩子们的心愿特别的微小,却也很实在。”校长余建安说,这48个留守儿童家庭都很困难,他们都由家中祖辈们照顾,“六一”儿童节礼物对于这些孩子们来说是“奢侈品”。老师们收集“微心愿”时,孩子们都不知想要什么。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余建安将48个孩子的“微心愿”收集齐全,交给了共青团咸安区委。
48份特别礼物
“我们收到微心愿后,就立即跟咸安区青年文明号等相关单位联系,呼吁他们认领微心愿。”共青团咸安区委负责人雷玲说,经过联系后,咸安区农村公路管理所团委、咸安区国土资源局团委、咸安供电公司团委、市消防中队、咸安区疾控中心等青年文明号单位和志愿者服务队争抢认领孩子们的“微心愿”。
认领之后,爱心单位的团委工作人员开始积极购置礼物。“与以前举办活动不同,以前是我们送孩子什么,孩子就收什么,礼物都是千篇一律。”咸安供电公司团委工作人员王燕说,他们认领的是帮助孩子们购买发卡、羽毛球拍、连衣裙、凉鞋、密码本等礼物。别看礼物小,却让他们花了很多心思。
王燕说,买礼物时,有七个小女孩想要裙子,为了帮她们买到不同样式和颜色的七条裙子,王燕先咨询好孩子们的身高和喜好,然后根据每个孩子的喜好选择不同样式和颜色的裙子,花了一个星期才置办好。
和咸安区供电公司团委一样,咸安区国土资源局团委也花了大量时间为25个孩子购置了25个不一样的书包;咸安区农村公路管理所团委则购置了一台电脑送给学校。
孩子们开心地笑了
三年级学生余合冯性格内向,有些腼腆,但自己“六一”儿童节前许下的愿望即将实现时,忍不住开心地笑了。
“我从来都没有写过密码本,这是我这个节日收到的最好礼物。”9岁的小合冯说,他出生不久,母亲就去世了,父亲常年在外打工,从小就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好, 她从没有用过密码本。这次“微心愿”征集活动上,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她要将自己的“小秘密”全都写在密码本里。
10岁的陈胡格,父母都在福建打工,一年只能见一次父母的她,别说收到父母的礼物,就是听到父母的声音都很难。她在心愿卡里写下“想要一条裙子”时,没想到这么快就实现了愿望。
圆梦现场,拿着红白相间的裙子,陈胡格迫不及待地到卫生间里换上,然后走出来高兴地为大家跳上了一段《小小少年》的舞蹈。书包、彩笔、橡皮、连衣裙、凉鞋、羽毛球拍、发卡……在圆梦现场,工作人员按照孩子们的心愿卡一一分发礼物,48个留守儿童领到心仪的礼物后,脸上都写满了笑容。
随后,消防官兵还为孩子讲述了一场生动的消防安全知识课,咸安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讲解了卫生健康知识。
“好开心,收到了礼物,还了解了知识。”陈胡格说,这是她过得最有意义的一个“六一”儿童节。
让“微心愿”成为“微循环”
“微心愿”活动结束后,共青团咸安区委工作人员拿来了一叠崭新的心愿卡交给了老师。雷玲介绍,他们帮助留守儿童圆梦了“微心愿”后,还想记下学校内更多孩子的“微心愿”,呼吁更多的爱心人士来帮助他们实现小小的愿望。
“一个小小心愿背后都是一个故事,也许这一个个心愿将成为他们好好学习、真实做人、面对生活的支撑。”雷玲表示,这些发自内心的纯朴、真切的心愿都反映出孩子的家庭生活状况和渴望改变现状的迫切心愿。这样一个留守儿童,在一个特别的节日,实现一个心愿,其价值意义已超越儿童个体放大至整个社会。
雷玲表示,共青团咸安区委还将发起“爱心午餐”征集活动,帮助偏远山区的贫困儿童吃上“爱心午餐”,通过参与这种微公益、实现微心愿、促进微循环,将公益融入生活,呼吁并推动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志愿服务,以小聚大,以小见大,让爱心汇集成河,提高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