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夕,茶园正忙。
3月31日,崇阳县白霓镇石山村的一大片茶园里,人们正在抢摘第一批春茶。一畦畦碧绿整齐的茶树萌发出嫩绿的新芽,在这春雨初霁的天气,茶园弥漫着淡淡的香气。这里是咸宁市芽旗香茶叶研究中心崇阳基地,咸宁“土生土长”的名茶——芽旗香牌温泉毫峰就在这加工生产。
说起温泉毫峰,咸宁懂茶、爱茶、喝茶的人可谓是无人不晓。它是咱们咸宁自主研发出来的,具有本土特色的名优绿茶。“诞生”30多年,温泉毫峰屡获殊荣:1994年通过省级成果鉴定;1995年获市科技进步奖,2000年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2012年通过中国有机食品发展中心认证;先后数次获全国“陆羽杯”金奖、中国农博会金奖、全国“中茶杯”特等奖、湖北省“十大名茶”……
抓一把温泉毫峰,透过玻璃杯看翠绿的茶叶在水杯中徐徐舒展,亭亭玉立,凑近鼻端,袅袅清香迎来,入口滋味鲜爽。“温泉毫峰是条形名优绿茶,其品质特征是条索肥壮潇洒,形似兰花,白毫多,汤色碧绿明亮、香气清鲜持久。”作为研发该品种的团队核心人物之一,正高职高级农艺师、茶叶专家饶辉福对温泉毫峰可谓是了如指掌。1982年,年轻的饶辉福和宗嵩山、汪学安两位老前辈经过无数次试验研发出温泉毫峰。如今,两位老专家已离世,而他们精心“孕育”的温泉毫峰,仍在滋润着千千万万的爱茶之人。
上世纪70年代,全国茶叶掀起了“老(茶)改细(茶)、红(茶)改绿(茶)”的风潮。当时,咸宁除了青砖茶外,最流行的是仿制龙井、毛尖等名茶。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宗嵩山、汪学安、饶辉福等人组成了一个研发团队,开始致力于研发区别于龙井、毛尖的,具有咸宁本土特色的“原创”名优绿茶。
经过几年的研发,经过一次次的试验改进,形似兰花,品相与品质兼具的温泉毫峰终于“诞生”。1994年温泉毫峰通过湖北省科技成果鉴定,“初试啼声”便一鸣惊人。温泉毫峰还曾作为礼品被送到时任总理朱镕基手中,深受其赞赏。当时,喝茶的人以喝温泉毫峰为荣,连温泉毫峰的包装都被人抢购。“可以说,温泉毫峰在上世纪90年代风靡一时,新茶刚上市就人人争抢,甚至茶叶还在地里时就有人提前预订。”当时也参与研发的咸宁市特产局副局长潘国雄笑着回忆说,温泉毫峰对咸宁名优绿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改当时人们追捧龙井、毛尖的消费风潮,带动了本土茶叶从卷曲型到直条型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咸宁这个“茶叶之乡”终于有了自主研发的名优绿茶产品。
如今走进研究中心基地的生产车间,去年斥资近200万引进自动生产线映入眼帘。“现在基地有500亩茶园,忙时平均一天有100多个村民在采摘。新引进自动清洁化生产线是国内一流的,一小时能生产干茶50斤,是全市的示范生产线。”研究中心负责人孙红军说。车间内张贴的采摘要求、工艺要求等,无不展现出研究中心对茶叶品质孜孜不倦的追求。
近年来,为了打响品牌,温泉毫峰注册了“芽旗香”的商标,以茶叶本身形态作为商标图案蓝本,向上的造型寓意着温泉毫峰的发展蒸蒸日上。正如商标寓意一般,温泉毫峰这个由咸宁“老茶人”耗费心血研发的绿茶,已经成为人们心中咸宁名优绿茶的“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