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记者走访我市多家超市和婴幼儿用品专卖店,发现多品牌奶粉价格均有所上涨。据多家超市负责人称,今年来,奶粉已经多次涨调价格。成本上升、配方调整或是改换包装等都是奶粉涨价的理由。
奶粉“涨你没商量”
在中百超市内记者见到,包括多美滋、美赞臣、雀巢等多个洋奶粉品牌相比之前提高了售价,最高涨幅达20%。
“换了一个包装就要比以前涨价两成,现在孩子的奶粉钱真是让我们大人有点吃不消了啊!”市民王女士无奈的感叹到。
对于许多消费者来说,洋奶粉轮番涨价已不是新鲜事。据中百超市的奶粉销售员说,过去一年间,洋奶粉的价格都是一路走高,且涨价频率比过去有过之而不及。从“半年一涨”,正在变为“一季度一涨”。
除了洋奶粉,国产奶涨起价来也是“不甘示弱”。近期,国产奶粉里面包括三元、光明等在内的多家乳企宣布再次上调乳制品价格,涨幅在8%左右。
涨价理由五花八门
记者了解到,奶粉的涨价的理由也是多种多样,配方调整、包装升级、成本增加比较常见。
对此,有专家说,洋奶粉根据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和体质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成分,这些变化相对奶粉本身而言其实微不足道。以微调配方为名加价只是一个借口。也有企业以奶粉进口关税问题为涨价托辞,但实质上,今年年初关税回调,并不存在新负担。而“更换包装”更让人感觉是应付之辞。
其实,对于很多父母来说,最关心的是价格涨了,质量会不会提高?对此,有专业人士表示,高价并不等于高质量和高放心。依靠价格或者品牌去判断奶粉质量是不可取的。近年来,奶粉质量问题频发,客观上助推了我国奶粉消费者对高价奶粉的依赖。奶粉厂商和销售方也恰恰抓住了消费者的这种心理,所以在奶粉价格上一再提价。建议消费者能更理性的选择合适的产品,走出品牌的迷信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