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重阳节,近日,全国假日办就放假安排向社会征集意见,不少网友趁势建议将重阳节定为法定假日。专家则表示,重阳放假仅是一个形式,关键在于提醒全社会形成敬老尊老的传统,弘扬重阳节的文化内涵。 (10月13日中国新闻网)
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出台后,传统民间节日重阳节成为法定的“老年节”,让节日唤起敬老传统成为全社会的一致共识。不过,因为并非法定假日,“老年节”遭遇了网友们的吐槽:有心回家探望父母,怎奈没假期没时间?
其实,“常回家看看”得“找点时间,找点空闲”。时间都是挤出来的,真有心回家尽孝,不会因为少了一天假就裹足不前。事实上,放假和尽孝根本就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放假不是回家尽孝的唯一前提,没假也不是逃避赡养义务的卸责借口。
并且,敬老的内涵丰富,岂止回家而已?更何况很多时候父母对儿女的要求,也仅仅是自己的那份牵挂和羁绊能得到子女偶尔的回应罢了。子女不能回家,至少隔三差五打个电话;“老年节”回不了,有时间再回父母也不会怪罪。相反,如果回家不能为“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或“帮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只是把家当做饭店旅馆,和父母没有任何感情交流,这样的回家也没有任何敬老意味可言。
因此,不必纠结于“老年节”到底放不放假,因为放不放假都无损于“老年节”的节日价值。说到底,不怕没假,就怕没心;不怕“老年节”一天不回家,怕的是丢失了做子女的本分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