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程统 通讯员 宋志强)今年入夏以来,我市遭遇了百年罕见的高温少雨天气,市园林局“三万”工作队组织好城区抗旱保苗的同时,组成“抗旱突击队”,帮助崇阳县青山镇磨刀村群众开展生产自救,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取得了抗旱救灾的预期效果。
8月8日,市园林局“三万”抗旱突出队一行顶烈日、冒酷暑进驻磨刀村。很快,一份旱情报告呈现在队员们面前:全村十几口当家塘全部见底,作为全村最重要的水源地、库容量达13万立方米的磨刀水库也已经干涸,正常渠道引不出一滴水,该村一、二、三组1000多人饮水困难;200多亩水田、1000多亩旱地、6000亩山地和经济林受灾严重,楠竹林干旱死亡,旱地及部分水田绝收,直接经济损失300多万元。
8月9日,市园林局购置抽水抗旱设备6台(套),从引水渠抽水灌溉农田。8月13日,请来了省国土厅水文地质勘探专家到磨刀村实地勘测。专家察看了村民自行打井现场沙石结构情况,提出意见:磨刀村的地质结构只宜打大口径的深水井,至少打到200米深,才能解决1000多人吃水问题。市园林局“三万”工作队带领专家继续勘测寻找浅层地下水来解决村民吃水难题。
据了解,城区200多万平方绿地全面受灾,特别是今年新栽的苗木以及往年栽植的大规格苗木,因缺少雨水面临着生死考验。
市园林局经过上下动员,确定了城区抗旱和“三万”抗旱两个战场统筹兼顾,立足现有人力物力统一调度。该局领导班子带头行动起来,全部深入一线组织指导抗旱工作,每天巡查一次,2—3天组织一次全面检查督办。同时,分班组定片区昼夜轮番投入抗旱,12台洒水车及沿河所有泵站全部投入使用。在资金保障上,克服城区抗旱资金压力,调剂抗旱应急资金用于“三万”救灾。8月16日,市园林局送磨刀村2万元现金,支援抗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