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中小学正式放暑假,这也是“减负八项新政”后的首个暑假。为给学生减负,还快乐纯粹的假期生活,教育部近日发布通知,要求各地中小学校要控制课外作业总量,小学一至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要创新作业形式,适当减少书面作业,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丰富生活。通知中还建议学校以召开家长会或致家长一封信的方式,引导家长不盲目给孩子报各类补习班,让学生自主合理安排活动内容和时间。
但记者通过对60名中小学生调查发现,一部分学生反映,学校今年布置的暑期写的作业确实减少了,但家长给报的课外补习班却增加了,除了语、数、外三科外,还有唱歌、舞蹈、书法等各类补习班。部分学生反映,今年学校留的暑期作业依然很多,加上家长报的课外补习班,将面临双重压力。
现象1 学校减负家长增码
记者随机采访的部分小学生表示,今年学校布置的假期作业不多,除三本假期作业外,学校仅布置作文、文章摘抄、阅读课外书等,有的学校甚至抛开书本,让学生自主学习,感受生活。“今年学校布置的暑假作业是让我们从生活中找出一种现象,进行分析,做出PPT形式的报告”,人大附小五年级学生小彤说。
在暑假作业的数量上,一些学校也进行了创新,来自东师附小五年级的学生小夏介绍,老师事先对学生进行了测试,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布置不同题量的家庭作业。像语文作业,测试在95分以上的学生,家庭作业只需完成7页,90分到95分的学生要完成14页,90分以下的学生则要把40页全部完成。
假期,学校在不停地给学生减负,但此时的家长却一刻都不肯松懈,不停地给孩子加码。在受访的小学生中,暑假普遍要赶赴三个课外辅导班,多的甚至要上七个班。“这个暑假,我有六七个补习班要上,像语、数、外、舞蹈、主持和唱歌啦,很忙的”,小彤扳着小手说,在假期里,等待她的将是每天3个小时,连续8天的朗诵、主持培训班;每天4个小时,持续24天的舞蹈班。
来自东高地二小五年级的学生小雨,假期的第一天,就有两个课外辅导班要上,她的妈妈一口气为她报了口语、语文阅读和古筝三个辅导班。
【家长声音】一位黄城根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妈妈说,总体来说作业量目前还可以接受。但暑假辅导班一定要上,不是因为孩子在家没人管,而是几乎所有孩子都报了各种各样的辅导班,他的孩子在假期也要上奥数和英语班。他的孩子上的辅导班还不算最多,有个小女孩每天要上三四个兴趣班,晚上要到9点才能回家,在这种压力下,有的家长也被迫给孩子报名参加各种名目的辅导班。
现象2 中学生暑假“恶补”
6个练习册,预习初二的英语单词、语文词语、听写,10篇作文……密云三中初一学生小峰算了一下,每天最少要做两三个小时的暑假作业。此外,小峰的学校规定学生每隔15天要返校一次,检查学生们暑假作业“阶段性进展”,然后有针对性地布置下一阶段的作业。小峰说,他并不是不喜欢写作业,但他更希望老师能相信他们一点,能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权”,少留一点必须写的作业,让学生有时间自己有针对性地复习。
由于存在升学压力,一些家长还主动给孩子“加码”。159中学另一学生家长表示,孩子开学上初二,她已提前买好一套初二课本,并配套10来本练习册,打算让孩子利用暑期先预习一遍。
【老师声音】一位高一语文老师认为,目前教育部门规定,暑假期间学校不得给学生进行补课,这种做法并没减负,“学校不让补习功课,家长就给学生到社会上找补习班,家长还要付出更多精力和财力。”另一位历史老师认为,学生的教材、课程标准及考试标准要求都很高,在这种前提下要求学校减负根本治不了本,如果考试指挥棒不改革,所谓减负也只是表面文章。(据《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