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6日 星期
中国历史上喝人奶的权贵们

  古人很早就懂得用人乳来养生、治病及烹制美味。

  用人乳烹制美味佳肴,古书多有记载。《世说新语·汰侈》中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晋武帝司马炎到女婿王武子家做客,王武子设宴招待他。席上用的全是琉璃器皿(当时琉璃器皿很珍贵),侍女一百多人,都穿着绫罗绸缎。侍女端上来的菜肴中有一道蒸乳猪,又肥嫩又鲜美。武帝感到好奇,便问这道菜是怎样做的。王武子回答说:“这是用人乳喂养的小猪烹调出来的,所以味道不同于一般。”武帝听后,对他这种做法很不满意,还没吃完便拂袖而去。

  近年来,又有人推出“人乳宴”,用人乳烹制出“人乳鲍鱼”“奶汤鲫鱼”等上百道菜肴。不过这种做法有违伦理道德,受到许多人的抵制和反对。

  至于用人乳保健治病,在古代也很普遍。如《随息居饮食谱》一书中说:人乳可以“补心血,充液,化气,生肌,安神,益智,长筋骨,利机关,壮胃养脾,聪耳明目”。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说:人乳可治“虚损劳、虚损风语、中风不语”等病。至明代,服用人乳治病的情况更多。

  到清代,用人乳治病之风更为普遍。不过在多数情况下,已不只是单独喝人乳,而是将人乳配合别的中药一起服用。

  不过,清代的慈禧太后靠人乳养颜、养生,这可是确凿的事实。据说,这老太婆儿时喝的母乳不算,从26岁开始,直到75岁去世,近50年间从未间断过喝人乳,每天有3名奶妈专门为她提供充足健康的奶水。

  除慈禧太后外,清宫中其它后妃也饮人乳成风。为此,清宫规定,每个季节,精选奶妈40人,在内廷之中辟专室养护,称为“坐秀奶口”;再选80人住在宫中,由内府专门供应饮食,称为“点卯奶口”,即“候补奶妈”。当“坐秀奶口”出现意外不能供奶时,这些“点卯奶口”可以补缺。这些奶妈每个季节更换一批。

  当然,“人乳”毕竟姓“人”而不姓“牛”,二者不能等同视之。对今人来说,饮用人乳还有个道德层面上的问题。幼婴儿饮用人乳,有着不容置疑的特权;而对成人来说,就该有不少禁忌了。(据星岛网)

  

2013年7月6日 星期

第10版:新闻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