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斑鸠、地上的竹溜。”很多人也许对斑鸠很熟悉,但很少知道竹鼠为何物,更未尝过它的美味。
一次电视节目,让一位开店的小老板眼前一亮,决然结束了自己的小店,投资竹鼠事业。3年时间,他建成了初具规模的竹鼠养殖场,帮助上百人就业……他就是人称“竹鼠大王”的咸宁市131生态养殖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刘建东。
偶然机遇,他与竹鼠结缘
刘建东在温泉开了家铝合金加工店,这家店经营了十多年,有了很多固定客户,一年有十多万的收入,让刘建东一家过得衣食无忧。
铝合金生意做久了,刘建东厌倦了这种没有挑战性的事业。他想换种方式生活,可不知道做什么生意。2009年,他接到了咸安高桥镇一家养猪场做猪栏金属构件的工程。当时,养猪场老板建议刘建东跟他一起搞规模化养殖。
“养殖事业可以做,但是养猪、养鸡污染比较大,气味也重,我干不来。”刘建东说,自己当时确定了要搞养殖业,但是要养殖一些干净的动物。
2010年,中央电视台《致富经》栏目播出的一期养殖竹鼠致富节目,一下子吸引住了刘建东。他下定决心:“我要养殖竹鼠。”
一番考察,他爱上了竹鼠
说干就干,刘建东立即将家中生意交给了老婆打理,自己一心收集有关竹鼠的资料。很快,他发现只有广西和湖南有规模养殖,而喜欢吃竹鼠的消费群体主要是沿海城市和一些省会城市。
在湖南考察时,刘建东看到当地一个村庄都在养殖竹鼠,村民每年的利润少则七八万元,多则十多万元。当地村民介绍,现在市民都追求绿色健康饮食,竹鼠靠吃竹子,不仅卫生,而且肉质细腻精瘦,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纯绿色野味。
“一见到竹鼠那胖乎乎的样子,我就喜欢上了这小东西。”刘建东笑呵呵地说,一番考察后,他决定要在咸宁发展养殖竹鼠。
刘建东的想法得到了妻子和家人的大力支持。考察回来后,刘建东就四处找养殖场地,最后他选定了咸宁131风景区鹿过村,花费了10万元建起了养殖竹鼠用的小池子,并购买了70对竹鼠进行试养。
这70对竹鼠,让刘建东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
遭遇寒冬,竹鼠纷纷死亡
70对小竹鼠在刘建东手里,就像宝贝一样被精心地呵护着。摘竹叶、切竹片、配饲料……刘建东忙得不亦乐乎。可是试养却并不是很顺利,70对竹鼠苗是2010年7月底用空调车运过来的,室外温度很高,而空调车温度低。竹鼠到了咸宁后,由于温差大导致纷纷感冒,第一个月就死了20多对。
望着死去的20多对竹鼠,刘建东心里不是滋味。当年的10月份,他的哥哥又突发疾病去世,这让刘建东痛苦至极。事业看不到曙光,亲人的离世……双重打击一下子都压在刘建东身上。
料理完哥哥的后事后,母亲劝刘建东不要再养竹鼠了,花的10多万元就当买个教训。母亲的话让刘建东犹豫不决,很是矛盾。就在这时候,妻子给刘建东打来电话报喜:“基地的一对竹鼠生了一窝5只小竹鼠。”这个好消息,让刘建东的精神为之一振,他决定继续将竹鼠养下去。
迎来春天,竹鼠之路越走越宽
2010年底,刘建东剩下的40多对竹鼠纷纷生下小竹鼠。2011年初,他又从外地引进了100对竹鼠,并专程前往广西南宁参加竹鼠养殖培训班。培训回来后,他决定联手高校进行科学养殖。于是,他找到了华中农业大学一位李教授商议后,决定由刘建东提供竹鼠标本,李教授和他的学生为刘建东的养殖基地提供技术指导。
如今,有了科学养殖的依托,刘建东的竹鼠养殖基地拓展成2000多平米的地方,并推行公司+农户的方式,发展周边100多名下岗工人和农户参与竹鼠养殖。 (记者 葛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