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涉及公共资源的涨价,都习惯性地以保护和节约资源为借口,可是一方面对水质污染、油质标准低避而不谈,另一方面大言不惭地说要用高水价的收费来治理水污染,对社会公共事业是极大的损害。
新闻回放
“水价要提高到30元到40元一吨才行,我坚决支持水价上涨。”4月12日,中国水务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文柯在2013年第十一届水业战略论坛上如是表示。中国水务是由水利部参与建设的央企,资料显示,公司2012年实现水务主营收入26亿元,旗下拥有上市公司钱江水利。(4月15日《中国经营报》)
近年来,民生涨价借口五花八门,似乎不涨价,资源就会浪费,公民的节约意识就无法培养。电价上涨,是为了节约能源,天然气涨价,是为了让公众节能环保……在央企老总王文柯看来,通过高水价收费,能够有效遏制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水资源浪费。
饮用水是商品,但它更是民生用品,具有公共属性,涉及公共利益。正因为如此,根据我国《价格法》规定,水价属于政府定价范畴,在这种情形下,即使提高水价有遏制水资源浪费这样看似正当的理由,但也不能不顾及民生而恣意提价。另一方面,笔者认为,靠涨价节水并非当务之急,堵住供水企业的管理漏洞,才是当下节水的关键。
数据显示,我国内地尚无一个城市实现直饮水,全国县以上4000多家自来水厂中,98%仍使用传统水处理工艺;城市供水管网质量普遍低劣,不符合灰口铸铁管占50.80%的国家标准;老旧管网漏水严重,经常爆管。据报道,由于供水企业管理不善,全国城市公共供水系统管网漏损率在20%以上,城市供水每年损失至少在100亿立方米。
不仅如此,城市管网水质二次污染严重,去年坊间一度流传“全国普查自来水合格率仅50%”,尽管最后有辟谣说,我国自来水厂出厂水质达标率为80%,但是诸多相关信息并未公开……这些信息表明,由于供水企业自身的原因,造成水资源浪费是多么严重!在自身存在巨大的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一味以节水为幌子,叫喊大幅度“涨水价”,当然无法让公众信服。
节约水资源固然没错,但节约水资源与涨水价并不能画等号!请供水企业在提出水价上涨之前,先加强管理,擦干净自己的屁股再说!
(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