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娘把车票拿好了。”“老娘的包还是我来提。”“老娘你走路小心点,我来扶着您”……昨日下午1点30分,同心路社区81岁的冯青生婆婆在三个儿媳妇的搀扶下来到咸宁火车站,她马上就要和儿媳妇们踏上去北京的旅途。
冯青生婆婆家住咸安区永安办事处环城村三组蚌蛤塘。婆婆膝下有3个儿子和1个女儿。从38年前大媳妇进门开始,婆婆就和儿媳妇们互敬互爱、相互扶持,共同经营着一个和谐温馨的大家庭。
媳妇:老人贤惠我们跟着学
38年前,和所有步入婚姻殿堂的新婚媳妇一样,冯青生的大儿媳徐银玉忐忑地面对婆媳如何相处的问题:两个女人,原本出自不同的家庭,要在同一个屋檐下,维护同一个家,该如何和睦相处呢?
和徐银玉一样,二儿媳余兰珍和三儿媳陈玉娟进门初期,对婆婆也充满了恐惧。可渐渐地,她们都被婆婆感动了。婆婆冯青生读书不多,但做事能力强,处处为小辈着想。媳妇们虽年轻,但生活能力却远不如婆婆强。好在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要和睦相处,要把自己的家经营好。左邻右舍常能看见婆媳几个凑在一起窃窃私语,像是在说什么悄悄话。徐银玉说,她们都是在向婆婆学习,她们的生活难题,婆婆都能轻松搞定。
“老娘说话轻声细语,做起事情来能吃苦,脏活、累活都抢着干。”小儿媳陈玉娟说,婆婆年轻时,一人带大了10个孙子,还要照顾老人,很不容易。“您瞧,孙子多了,夏天洗澡就是一人一个洗澡盆,一字排开一个个洗。”陈玉娟拿出一张90年代初期的照片指给记者看,只见照片中三个10多岁的小男孩,一人一个澡盆一起在洗澡。
“我老娘就是勤快,总是为子女着想。”大儿媳徐银玉说,自打自己嫁进来,老人就从未让自己受过委屈。年轻时,自己老和丈夫拌嘴,婆婆总是及时安慰自己。如果有哪个儿子家里上班忙,没时间管孩子做家务,老人也会及时出现在儿子家中帮忙。
婆婆:媳妇懂事抢着孝顺老人
“我家的媳妇都是出了名的孝顺。她们不仅自己孝顺,还带动子孙来孝顺我们。”谈起自己的三个儿媳妇,冯婆婆满脸笑容。
老人告诉记者,以前过年时,老人都要准备一沓压岁钱,可现在过年,老人会接一沓红包。“我的10个孙子,8个都挣钱了,过年过节这个200元,那个500元。我们不工作也收钱了。”冯婆婆说,主要是3个儿媳教育有方,孙子们才懂事乖巧。
“你瞧,我们都住在一起,这是我二媳妇家和小媳妇家,大媳妇家就在前面。”冯婆婆说,平时,大家各自过自己的生活,逢年过节,就都到老人家中集合。
“老人勤劳,做得一手好饭菜,特别喜欢家里齐齐整整。”大儿媳徐银玉说起,她结婚38年,就在婆婆家蹭了34年的年夜饭。前两年,婆婆年纪大了,实在做不动了,儿媳们就商量着轮流坐庄,请老人过年。
“上次是弟媳做的饭,今年我已经预订了。”“不对不对,应该是我,我年龄最小。”说起年夜饭,大儿媳和小儿媳开始争论起来。她们都心疼婆婆,抢着请她。“不抢不抢,你家吃年饭,你家大年初一。”冯婆婆说,别人家是婆媳关系搞不好,我们家是媳妇抢着请老人吃饭,关系能不好?
母慈媳孝:婆媳一起走四方
昨日下午1时许,冯婆婆穿上旅游鞋准备出门,旁边小儿媳陈玉娟对婆婆说:“老娘,衣服要多穿点,现在天气还是有点冷”。二媳妇则走到里屋,帮冯婆婆去拿厚外套。
“我可是去过大城市的,去年小儿媳带我去上海住了20多天。”冯婆婆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冯婆婆说,以前年轻时,没有出去玩过,如今儿子和儿媳孝顺,就想着带老人出去旅游。“上海、苏州、杭州这些大城市我都去过了。现在就想着再去趟北京。”
小儿媳陈玉娟告诉记者,年轻时她们工作忙,但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带着老太太和老爹爹一起去附近公园走走。不记得具体哪年了,老太太在和邻居们聊天时说起,“我20年前去的北京,现在电视上看北京变化真大,好想再去看看!”孝顺的儿媳没有接话,却默默地将婆婆这句话记在了心坎上。
这个心愿现在终于得以实现。陈玉娟说,过年的时候老人的女儿,也就是她二姐提出要去北京旅游,并询问家人想不想去。陈玉娟和大儿媳、二儿媳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也一起去,陪着老娘一起去。”大家出奇地一致,让家人都大吃一惊。可是,爹爹刘克英却不同意:“你们老娘年纪大,出行不方便。”可儿媳妇们早就想好了这一切,她们拍着胸脯保证,一定会照顾好婆婆。
于是,女儿女婿订旅行团,媳妇们帮忙清理衣服,昨日下午,大家一起扶着老太太踏上去北京的旅途。“今年我们去北京,明年去宝岛台湾,以后年年带着婆婆和公公出去旅行。”三个儿媳妇们笑着说,以后她们要带着婆婆多走走,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 葛利利 毛亚轩)